经过多轮测试优化,智能竹编光影灯、非遗纹样互动漆器托盘、智能健康漆器按摩梳三款新品终于迎来预售时刻。陈曦团队联合智创科技,敲定了“线上直播间首发+线下体验店预约”的双渠道预售模式。预售开启前三天,沈亦舟的直播间预约人数突破500万,线下体验店更是排起了长队,所有人都在期待这场非遗与科技融合的新品亮相。
当预售倒计时的数字归零,三款新品刚上架,订单量就呈爆发式增长。最终,首批备货的10万件产品在3秒内被一抢而空,创下了非遗文创品类预售的新纪录,彻底点燃了市场热情。
预售筹备:多渠道造势,吊足期待
为了让预售一炮而红,团队联合智创科技做足了预热功课,线上线下联动发力,每一步都精准戳中消费者的兴趣点。
线上方面,沈亦舟牵头打造了“非遗科技解密”系列短视频。视频里,他带着观众走进工坊和实验室,镜头一边记录赵村长编织智能灯架的细腻手法,一边展示工程师嵌入芯片的精准操作。当竹编光影灯通过语音指令切换出星光、海浪等光影模式时,评论区瞬间被“太神奇了”“求开售”的留言刷屏。他还提前放出三款新品的局部特写,用悬念式文案吊足胃口:“能听指令的竹编灯,会讲故事的漆器盘,11月15日,解锁非遗新玩法。”
智创科技则发挥技术优势,在自家APP和小程序上线了“智能非遗预体验”H5。用户上传照片,就能生成专属的光影特效,还能模拟触摸漆器托盘触发纹样讲解的场景。H5上线两天,参与人数就突破200万,不少用户自发分享到社交平台,形成了病毒式传播。苏星然也录制了开箱预告视频,她手持智能漆器按摩梳,演示如何通过APP查看头皮报告,视频点赞量很快突破百万,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线下方面,团队在全国5座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搭建了非遗科技体验展。体验展的展台用竹编框架搭建,墙面投射着动态非遗纹样,三款新品被放置在智能展示台上,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操作。一位路过的年轻人体验后,兴奋地说:“以前觉得非遗是老一辈的东西,没想到能这么智能,必须入手!”体验展现场还设置了预售预约点,扫码就能领取优先购买权,累计吸引了超10万市民参与。
林砚舟则负责预售文案的打磨,为每件产品写下兼具文化感和科技感的介绍。比如智能竹编光影灯的文案:“竹丝织就千年韵,芯片点亮万种光,让非遗光影融入你的智能生活”,既突出了工艺,又点明了核心功能。苏医生还整理了产品的使用小贴士,印在预售页面和体验展手册上,方便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用法。
直播预售:3秒秒空,点燃市场
预售当天晚上7点,沈亦舟的直播间灯火通明。背景墙是林砚舟设计的渐变海浪纹,主播台用竹编材料定制,桌上整齐摆放着三款新品和配套的智能设备,满满的非遗科技风。此时,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已经突破800万,弹幕滚动不停,气氛格外热烈。
直播正式开始,沈亦舟穿着带有竹编纹理暗纹的衬衫,热情地和观众打招呼。他没有急于介绍产品,而是先播放了一段研发纪录片,镜头里,赵村长和工程师反复试验调整,林砚舟熬夜修改纹样设计,这些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产品背后的匠心与坚持,弹幕里满是“太用心了”“支持国货”的留言。
随后,陈曦和李伟一起走进直播间,共同为新品站台。陈曦从非遗传承的角度,讲述了产品的设计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让大家看到非遗不仅有过去,更有未来。”李伟则现场演示了产品的智能模块,他将微型芯片放在手心,展示其小巧的体积,打消了观众对“科技破坏非遗质感”的顾虑。
三款新品的介绍环节,更是掀起了直播间的高潮。沈亦舟先拿起智能竹编光影灯,对着麦克风说:“切换海浪模式”,灯光瞬间变成柔和的蓝色,墙面投射出流动的竹纹光影,仿佛置身海边。他又用手机APP调整亮度和色彩,光影效果随之变化,弹幕里满是惊叹。当他宣布这款灯预售价199元时,直播间瞬间沸腾。
接着展示的非遗纹样互动漆器托盘,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沈亦舟用手指触摸托盘上的晕染云纹,直播间的大屏幕上立刻投射出蜀绣的历史故事和刺绣技巧。他还演示了无线充电功能,将手机放在托盘上,充电图标立刻亮起。这款兼顾颜值、互动和实用的托盘,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送礼首选”。
最后登场的智能健康漆器按摩梳,精准击中了养生人群的需求。苏医生作为特邀嘉宾,现场用梳子给沈亦舟梳头,APP上很快生成了头皮健康报告。“这款梳子不仅能按摩,还能实时监测头皮状态,给出专业建议,特别适合经常熬夜的上班族。”苏医生的介绍,让这款产品成为了当晚的热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