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乡韵”数字平台稳定运营,乡村手作产业化步入正轨,“忠犬联盟”的成员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闲暇。恰逢贵州坪寨村举办一年一度的“丰收集市”,陈曦提议:“不如我们放下工作,一起去赶集市,看看村民们的新生活,也感受感受乡村的烟火气。”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周教授、赵村长、林砚舟、沈亦舟、苏医生换上轻便的衣裳,像普通游客一样,走进了热闹非凡的乡村集市。
集市入口:烟火气扑面而来
刚走到集市入口,浓郁的乡村烟火气就扑面而来。青石板路被来往的人群踩得发亮,路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孩子们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得像一首欢快的田园交响曲。
“快来尝尝刚出锅的糯米饭!香甜软糯,还能夹咸菜、豆干!”一位大妈推着小吃车,热气腾腾的糯米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沈亦舟率先凑了过去:“给我来两份!一份加咸菜,一份加豆干!”他接过糯米饭,咬了一大口,满足地眯起眼睛:“太香了!比城里的网红小吃还好吃!”
陈曦被旁边的水果摊吸引住了,摊上摆满了村民们自己种的橘子、柿子、猕猴桃,个个饱满鲜亮。“这橘子甜吗?”她拿起一个橘子问道。摊主是坪寨村的村民王大叔,认出了陈曦,笑着说:“陈妹妹,这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没打农药,甜得很!你随便尝!”陈曦剥开一个橘子,果肉饱满多汁,甜中带酸,满口都是自然的清香。“真甜!给我称两斤!”
周教授则对路边的竹编小摊位很感兴趣,摊主是村里的老人张大爷,摊上摆着各种小巧玲珑的竹编小物件:竹编蚂蚱、竹编小船、竹编收纳盒。“张大爷,您这竹编手艺越来越好了!”周教授拿起一个竹编蚂蚱,做工精致,栩栩如生。张大爷看到周教授,连忙起身:“周教授,多亏了你们搞的数字平台,我们的竹编才能卖得这么好,我现在天天都来集市摆摊,生意可红火了!”
赵村长笑着说:“现在咱们村的集市不一样了,以前只有附近的村民来赶集,现在很多城里人都通过‘指尖乡韵’平台知道了我们的丰收集市,专门开车来逛,还有不少人是来买我们的非遗手作的!”
非遗手作区:匠心与创意碰撞
顺着赵村长手指的方向,众人来到了集市中心的“非遗手作区”。这里是整个集市最热闹的地方,坪寨村的竹编、青溪村的漆艺、四川羌绣工坊的手作整齐排列,既有传统款式,也有融入现代设计的创新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
坪寨村的竹编摊位前,王大姐正带着几位村民演示竹编技艺。她双手灵巧地穿梭在竹丝之间,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的竹编爱心钥匙扣就成型了。“王大姐,你这手艺也太厉害了!”陈曦忍不住赞叹道。王大姐看到“忠犬联盟”的成员们,连忙停下手中的活:“你们来啦!快尝尝我刚泡的金银花茶!”她递给众人每人一杯茶,茶汤清澈,带着淡淡的清香。
“现在我们的竹编不仅在网上卖,集市上也很受欢迎,尤其是这些小挂件,年轻人特别喜欢。”王大姐指着摊位上的竹编手机挂绳、竹编书签说,“这些都是我们根据年轻人的喜好设计的,销量特别好,刚才一下子就卖出去了几十个!”
青溪村的漆艺摊位前,阿杰正带着年轻传承人们展示漆艺小摆件。这些小摆件采用简约时尚的设计,色彩温润,质感细腻,上面还刻着“平安”“喜乐”等吉祥字样。“阿杰,你们的漆艺产品越来越精致了!”林砚舟拿起一个漆艺小夜灯,灯光透过漆料,散发出柔和的光芒。阿杰笑着说:“这都是林老师您指导得好,我们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还在平台上征集了网友的意见,现在这些产品不仅受国人喜欢,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来买呢!”
四川羌绣工坊的摊位前,留守妇女们正在现场刺绣,她们的手指在布料上翻飞,鲜艳的丝线很快勾勒出精美的羊角花纹样。苏医生拿起一个羌绣钱包,上面的刺绣图案细腻生动:“这些钱包太漂亮了,我买两个,一个自己用,一个送给我妈妈。”一位留守妇女笑着说:“苏医生,您真有眼光!这个钱包是我们最新设计的,上面的羊角花寓意着幸福美满,很多游客都喜欢!”
在非遗手作区,众人还看到了不少“跨界”产品:竹编与漆艺结合的收纳盒、羌绣与皮革结合的背包、漆艺与金属结合的饰品。“没想到传统工艺还能这么创新!”沈亦舟拿起一个竹编漆艺收纳盒,爱不释手,“我要买下这个,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既实用又有格调!”
美食区:舌尖上的乡村味道
逛了一会儿,大家的肚子都饿了,便一起走进了集市的“美食区”。这里汇聚了各地的乡村美食,烤玉米、炸土豆、酸汤鱼、腊肉糯米饭、手工凉粉,各种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