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作秀”质疑风波后,“忠犬联盟”深刻意识到,绿色产业的信任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仅靠一次公开开放日远远不够。为了让品牌透明化成为常态,也为了进一步传播绿色理念,他们决定启动“绿色非遗·透明直播计划”——通过沈亦舟的直播平台,常态化直播绿色产业从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到文旅服务的全链条运作过程,让网友“云监督”每一个环节,用无滤镜的真实场景,筑牢品牌信任根基。
直播规划:全链条覆盖,聚焦核心环节
“透明直播计划”启动前,陈曦牵头组织团队制定了详细的直播规划,明确了“全链条、高频次、强互动”的核心原则。直播内容覆盖绿色产业的四大核心环节:绿色原材料种植、非遗工坊生产加工、农产品绿色加工、绿色文旅服务,每周固定直播3场,每场聚焦一个环节,时长2-3小时。
“我们要让网友看到最真实的运作过程,不摆拍、不剪辑,甚至可以接受网友的‘随机点单’——直播中网友想看哪个环节、哪个细节,我们就实时切换镜头。”陈曦在直播规划会上强调道,“直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带货,而是为了公开透明,让大家真正了解我们的绿色实践,同时也传播非遗文化和绿色理念。”
团队还梳理了每个环节的直播重点:原材料种植环节,重点展示生态种植技术、有机肥制作、病虫害生物防治;生产加工环节,聚焦环保材料使用、废料回收利用、低碳生产工艺;农产品加工环节,展示绿色加工技术、产品检测过程、可降解包装;文旅服务环节,呈现环保配套设施运行、垃圾分类处理、绿色服务流程。
沈亦舟负责设计直播互动环节:“我们可以在直播中设置‘环保知识问答’‘非遗工艺挑战’‘网友点单看细节’等环节,增加直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邀请匠人、村民、环保专家、游客作为嘉宾走进直播间,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让直播内容更丰富、更有说服力。”
首场直播:原材料种植,见证绿色源头
首场直播聚焦“绿色原材料种植基地”,沈亦舟带着直播设备,走进了村里的竹材培育基地和绿色种植基地,邀请赵村长和种植户张大叔作为嘉宾,全程实时直播。
“家人们,今天带大家看看我们‘绿韵非遗’产品的原材料源头,看看我们的竹材和农产品是怎么种出来的,是不是真的绿色环保!”沈亦舟对着镜头说道,直播间瞬间涌入上万名网友。
镜头首先对准竹材培育基地,赵村长拿着锄头,现场演示了竹苗的养护技巧:“我们的竹材采用可持续培育模式,每年采伐后都会及时补种竹苗,而且不使用化肥农药,靠自然肥力生长。大家看,这些竹苗长得多茂盛,再过两年就能采伐用于竹编生产了。”
网友们纷纷留言:“看起来确实是原生态种植,没有看到农药化肥的痕迹。”“赵村长看起来很朴实,不像作秀的样子。”
随后,镜头切换到绿色种植基地,张大叔正在给蔬菜浇水。“我们种蔬菜用的是自己做的有机肥,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有机肥堆肥场。”张大叔带着沈亦舟来到堆肥场,展示了秸秆、落叶、动物粪便等原料制作有机肥的过程,“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没污染,游客和消费者都放心。”
沈亦舟现场采摘了一颗西红柿,用清水冲洗后直接咬了一口:“家人们,口感真的特别好,酸甜多汁,没有一点农药味。现在我们随机抽取一位网友,下单我们的绿色蔬菜礼盒,让大家尝尝原生态的味道!”
直播中,网友们提出了不少疑问:“有机肥的肥力够不够?蔬菜产量会不会受影响?”“怎么保证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赵村长和张大叔一一耐心解答,还现场展示了生物防治设备和病虫害监测记录。
“虽然有机肥的肥力释放慢,但我们通过科学配比和精准施肥,蔬菜产量不仅没降,反而因为品质好,收购价提高了,总收入比以前还多。”张大叔说道,“我们在种植基地安装了病虫害监测设备,一旦发现病虫害,就用物理防治(比如粘虫板)和生物防治(比如释放瓢虫)的方式处理,绝对不用农药。”
首场直播持续了2.5小时,观看人数突破10万,互动留言超3万条,绿色蔬菜礼盒和竹编原材料相关产品销量突破2000单。网友们的评价普遍正面:“直播很真实,没有剧本,看到了真正的绿色种植过程。”“以后会持续关注,支持这样的良心项目。”
系列直播:全链条曝光,筑牢信任根基
首场直播的成功,让“忠犬联盟”更加坚定了常态化直播的决心。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按照规划,陆续开展了“非遗工坊生产加工”“农产品绿色加工”“绿色文旅服务”系列直播,每场直播都聚焦核心环节,公开透明展示运作过程。
“非遗工坊生产加工”直播中,沈亦舟走进三大工坊,邀请匠人现场展示生产工艺,实时拍摄废料回收利用过程。竹编工坊的王大姐现场演示了竹材改性和边角料加工,“大家看,这些细小的竹材边角料,以前都当柴烧了,现在我们把它们粉碎后,加工成竹纤维复合材料,用来制作小挂件和餐具,一点都不浪费。”她还展示了废料回收台账,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次的废料回收量和利用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