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死寂,唯有水滴落下的声音,以及怀中阴髓寒玉散发出的、几乎要将灵魂冻结的极致寒意。
云渊牙关紧咬,浑身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眉毛和发梢都凝结出了一层白霜。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渣,肺部如同被无数冰针刺穿般疼痛。
炼化阴髓寒玉的过程,比他想象中还要痛苦和艰难百倍。
太阴寒髓之力,至阴至寒,与他的混沌灵力属性相冲。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一丝微弱如风中残烛的混沌灵力,如同最精密的绣花针,一点一点地“剥开”寒玉外层那坚冰般的能量,汲取其中最核心、相对温和的一丝本源太阴之力,然后再以《星辰衍道诀》强行将其转化、同化。
这个过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动寒玉内庞大的寒力反噬,瞬间将他冻成冰雕,或者导致本就脆弱的经脉彻底崩碎。
他全神贯注,将所有的意志力都投入到这艰难的炼化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一滴、两滴、三滴……
被转化后的精纯能量,如同甘霖般滴落在他干涸破裂的丹田和经脉之中,带来一丝丝微弱却持续的生机。
背后的焦黑伤口开始脱落,生出新的肉芽。断裂的骨骼在生机滋养下缓缓对接、愈合。破裂的内腑被修复,痛苦逐渐减轻。
虽然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伤势确实在一点一点地好转。混沌灵泉也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土地,贪婪地吸收着这来之不易的能量,虽然依旧黯淡,却不再有溃散之危。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三天。
当云渊再次从深度疗伤中睁开眼时,怀中的阴髓寒玉仅仅缩小了微不足道的一圈,但他体内的伤势已然恢复了三四成,至少行动无碍,灵力也恢复了一小部分。
他长长吁出一口带着寒气的白雾,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僵硬冰冷的身体,眼神中恢复了几分神采。
“总算……暂时活下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干涩。
他低头看着怀中依旧散发着惊人寒气的阴髓寒玉,眼中闪过一抹庆幸和后怕。若非有此物,他恐怕真的会悄无声息地陨落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
将寒玉慎重收起,他挣扎着站起身。四周依旧是一片漆黑,只有微弱的水声和磷光苔藓提供着有限的视野。
他必须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出去。
沿着冰冷的暗河,他小心翼翼地向上游走去。河道曲折,时而宽阔,时而狭窄,洞顶不时有冰冷的水滴落下。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隐约传来微弱的光亮和更大的水声。
他加快脚步,拐过一个弯道,眼前景象让他微微一怔。
只见前方是一个更大的地下洞窟,洞顶有数道裂缝,天光从中照射下来,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洞内。一条小型的瀑布从一侧岩壁倾泻而下,注入下方的水潭,正是那暗河的源头。水潭边,生长着一些喜阴的蕨类和苔藓,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
在水潭对面,岩壁之下,赫然有一个简陋的石台,上面甚至还有一个早已熄灭、布满青苔的石制灯盏!更远处,似乎还有一条通往更深处的、被碎石部分掩埋的甬道!
“这里有人来过?”云渊心中一动,立刻警惕起来,神识仔细扫过整个洞窟,确认并无任何生命气息和危险后,才小心地越过水潭,来到那石台前。
石台打磨得颇为平整,显然费了些功夫。上面的灯盏早已腐朽。他伸手拂去石台上的青苔,发现上面刻画着一些早已模糊不清的图案和文字。
他仔细辨认,那些图案似乎描绘着星辰运转、日月交替的景象,而那些文字则更加古老晦涩,与他之前在那上古传送阵上看到的符文有几分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观星……引路……守……”他勉强辨认出几个残存的字迹,却难以理解其含义。
他的目光又投向那条被碎石掩埋大半的甬道。甬道深处漆黑一片,不知通向何方,给人一种幽深神秘之感。
云渊沉吟片刻,没有贸然进入甬道。当务之急是尽快彻底恢复伤势,并找到出口。这条暗河能流进来,必然有出口。
他在水潭边寻了一处干燥之地,重新坐下,取出阴髓寒玉,继续疗伤。
这一次,因为环境相对安全,且有天光照射,他心中稍安,炼化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又过了不知多久,当他体内伤势恢复了七七八八,灵力也恢复了近半时,他停止了疗伤。剩余的伤势需要时间慢慢温养,阴髓寒玉也需节省使用。
他站起身,再次来到那条暗河边,逆着水流方向,向下游走去。既然上游是瀑布和水潭,那么下游极有可能通向出口。
这一次,路途顺畅了许多。河道逐渐变得宽阔,水流也平缓下来。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隐约传来隆隆的水声,并且有更加明亮的光线映入。
出口!
云渊精神一振,加快脚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