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小怜用这个方法,制出来很多的冰,然后又把冰放在食品厂的地窖里,这样冰块不仅不会融化,地窖的温度也变得异常凉爽,可以说少放一些冰块,地窖就是冷藏室,多放一些冰块,地窖就是冷冻室。
「哎,我的娘哩,这大夏天的,哪里来的冰呦?」王大芬吃惊的很。
王大芬她嫂子又扯了王大芬一下,低声道,「你管人家哪里来的,贵人自有贵人的法子,你快别瞎打听!」
王大芬的嫂子叫李大燕,两人虽然不是亲姐妹,却处的比亲姐妹更亲。
灾年的时候,她们两个的男人都因为一场暴乱,和他们走散了,这么多年过去,一直也没有回家来,村里的人都说这两兄弟是死在外头了,不会回来了。
但李大燕和王大芬却守着夫家,守着孩子没有离开。
以前她们男人还活着的时候,她们的公公婆婆就偏心她的三儿子,但还算有所顾虑,自从那两个儿子没了以后,她们的公婆这种偏心就更加变本加厉,而且不屑掩饰。
李大燕和王大芬男人的那份田地,她们公婆还是让她们耕种,不过种是种,到秋收的时候,就没她们的事儿了,想要钱一文没有。
她们和婆婆之间没有分家,却胜似分家,她们做绣活挣钱回来的时候,是一家,钱得交公。
吃饭的时候,却是分给她们两家带壳的糙米,糙米也就罢了,斤数还少的可怜,李大燕和王大芬带着孩子根本就吃不饱。
公婆每天和三儿子一起吃,偶尔还能买顿肉拉拉馋。
要说王大芬这直肠子火爆脾气,为啥忍着她公婆如此欺负她?
那还得从户籍上说起,一户人家只要没分家,就只有一个户主,户主不同意,其他人是不能单独立户的,王大芬家的户主就是她的公公吴老汉,只要吴老汉把着户籍不撒,王大芬和李大燕还有她们的孩子们,就一直得受制于人。
这次分家,其实她们公婆也是不同意的,但王大芬和李大燕憋屈了这么多年,两人一商量,干脆来了个狠的,你不同意是吧?不同意我就带着孩子去跳河死去,就这样以死相逼,才总算登开了户口,单独立了户头。
不过,她们两个都是有儿子的人,立户头也是立的她们长子的名字,不能立女户。
李大燕和王大芬以前关系就好,后来她们男人死后,两人更是互相帮持,有商有量的,关系比以前更好。
这次官府招工,由于她们两个的长子都不满十六岁,没办法上工,她们两个这才结伴来的。
相比王大芬的莽撞性格,李大燕则谨慎许多。
王大芬被她嫂子扯了一下袖子,调皮的冲她嫂子一吐舌头,似乎也知道自己刚才嘴快了。
虞小怜没和王大芬解释冰的来源,没必要,她接着讲红肠的制作方法。
虞小怜做的这种红肠方法,从腌制到成品,大概需要五到七天的时候。
讲完红肠的大概有做法,虞小怜就让刘管事给这二百多人分组,收猪和杀猪是一组,这组全是粗壮有力的男人,是苏家的长工。
切肉、腌制和灌装又是一组,这组工作量大,人数也最多。
红肠不需要风干,但需要先煮后熏,这又得一批人负责干这个。
照理说,熏完就没事了,就可以包装好,拿出去卖了,不过光是这几组还不行,还得有负责包装的,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的组,除了这些还得有运输组。
刘双利事无巨细的把一切安排妥当,然后虞小怜给每组都选了小组长。
虞小怜看中李大燕的稳重劲儿,让她当了包装组的组长,说是包装组,但还得负责做饭和打扫厂区的卫生,因为相比其他组,她们的活计算是最轻松的。
刘双利看向虞小怜,「夫人,看来运输组还得再招些男工才行?」
这女人恐怕驾不了马车,遇事就会乱成一团。
虞小怜点头,「是得招几个,招就招些年轻力壮的,最好会些拳脚。」
刘双利这边才点了头,那边王大芬就控制不住自己,再次开口,「夫人,我大儿子今年十四了,正是有力气的时候,让他来吧?这样我家也能多一份收入,求夫人体谅体谅我们?」
王大芬这么一开口,现场顿时乱作一团,众人纷纷表示自家也有十多岁的儿子,大家都希望虞小怜能用她们家的孩子。
既然定的是十六岁到四十五岁之间,那规就不能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更何况这几百人大都是阳城附近的百姓,离阳城县较远的百姓,说不定还有陆续过来报名的,到时候她可以从水泥厂那边,抽调一些男工过来就行了。
虞小怜抬手示意现场安静,让那几个跪下的妇女站起来。「没满十六岁的不能雇佣,这是县令大人下的命令,我也不好违背。
这雇佣运输工的事儿,等我与县令大人商量之后,再做决定,你们先把手头的活计做好,不要吃着盆里的,望着锅里的。
能把这一份活计最好,已经很出色了,谁干活又干净又利落,到月底的时候,会额外有奖金的啊,如果谁邋遢,不注意卫生,那我可能会扣钱啊,大家都注意点,尤其是上完茅厕之后,一定要洗手,干活的时候,手更不能扣鼻子,扣耳朵什么的,如果发现就要扣钱。知道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