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四人!”赵顼目光炯炯,
“曾布精干勇毅,可担组织推广之责;陈安石深谙盐场利弊,长于务实调度;杨汲精擅水利算学,于盐池引排之法尤能尽展其才;李常识财经、明法令、敢得罪人,正合清肃积弊!
四人若能协同,以两浙或福建一地为试验场,奉钦命推行日晒新法,学生以为……或有奇效!”
布局至此,脉络已清晰无比!韩绛正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对盐政前景的激动展望中。
颍王殿下却忽然起身,绕过书案,对着韩绛,深深一揖,姿态诚恳恳切:“老师!”韩绛惊得连忙起身:“殿下!折煞老臣!”
“学生无虚言。”赵顼抬起头,目光清澈而灼热,直视着韩绛,“朝中巨亏千万贯,如悬顶之剑!父皇励精图治,今岁(宗室新制)虽显成效,然圣体方经濮议折腾,数月前方略得缓解,此等庞大亏空实乃父皇心头重石!此诚国库存亡之际!”
“学生闻,老师外任之期近在眼前。”赵顼语速加快,切入今日谈话最终也是最隐秘的核心,“此非贬斥,实乃父皇倚重,望老师牧守大藩,历练更巨之任。然值此国困盐弊危局,寻常外任岂非大材小用?”
赵顼再踏前一步,声音沉凝有力:“老师!盐铁转运使之职(北宋盐铁司掌全国盐、铁、茶等专卖,为三司重要部门),此刻正是天下最硬的骨头,最烫的山芋!
若能执掌此职,内整盐官,外兴晒法,活盐户以求源清,创新制以期流畅!这盘死棋中,杀开一条生路,替父皇解此燃眉之急,分此滔天之忧!老师资望、才干、圣眷皆备,若肯承此千斤重担……”
赵顼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而充满期待:“必将功在社稷,德昭黎民!父皇必深感先生肱股之忠!天下亦知先生挽狂澜于既倒之能!此正老师大展宏图之际!”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韩绛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刚因需外放略显黯淡的心境,骤然被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激流冲击得热血沸腾!
盐铁转运使!这确实是个权力巨大,但也意味着要踏入整个朝堂最污浊、盘根错节最深的泥潭!失败风险极高!
颍王殿下却将它视作一个巨大的机遇!一个在帝国生死存亡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机会!功成,则名垂青史;败了,也将搏得一个忠直敢为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这确实是替圣上分忧、为国解困的唯一可行之路!少年亲王的算计、格局和对人心的把握,已臻化境!
韩绛花白的须发在炉火映照下微微颤动,浑浊的老眼此刻却精光暴射。他看着眼前深揖不起的少年亲王,看着那墨迹淋漓的“盐”字,看着那份描绘着“日晒法”奇异景象的皮纸……一股久违的豪情夹杂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炽热,骤然冲上韩绛心头!
他退后半步,郑重其事,对着赵顼,更对着虚空中的御座方向,一个最标准的臣子之礼深深拜下,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带着一种踏破荆棘、一去不返的决绝:“殿下为君父分忧、为国事殚精竭虑,苦心至诚,老臣……感同五内!”
“盐纲崩坏,国家之痛!若能以此垂朽之躯,为陛下、为社稷稍解盐困,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殿下之见,老臣深铭于心!盐铁重任,虽万丈深渊,臣——愿往!”炉火猛地爆出一个明亮的火星,映红了这对师生眼中无言的默契与决绝。
书斋外的寒意更深,而一场关乎大宋财政命运的盐政风暴,已由这位年轻的颍王和即将外放的老臣,共同点燃了引线。
喜欢宋神宗的新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宋神宗的新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