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会长倒台的消息传开,永昌县那些个商户非但没收敛,反倒更眼红了。城南木材铺的马老板,瞅着青云县日进斗金的架势,心里跟蚂蚁爬似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这天他做东,在"醉仙楼"摆了两桌。酒菜上齐,他举着酒杯直叹气:"诸位说说,咱们永昌县的脸面还要不要了?让个外乡人在咱们地界上称王称霸!"
绸缎庄刘老板闷头喝酒:"人家货好,有啥法子?"
"好什么!"马老板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告诉你们,他们工坊用的木料,八成都是从咱们永昌县买的!要是断了他们的料..."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布庄王掌柜小心翼翼地问:"马老板,您的意思是?"
"从明儿起,咱们联起手来,谁也不准卖木料给青云县!"马老板眼睛发红,"我倒要看看,他们拿什么开工坊!"
说干就干。第二天马老板就带着人,把永昌县几个大木材行的库存全包圆了。他还放出狠话:谁敢卖木料给青云县,就是跟他马老板过不去!
消息传到青云县,贾仁义第一个坐不住了。他抱着账本一路小跑找到李文渊,声音都变了调:"东家!大事不好!马老板把木料全垄断了,咱们库存只够撑半个月!"
石疙瘩正在打磨新织机的零件,头也不抬:"慌什么?永昌县不卖,咱们去别处买。"
"我的石师傅哟!"贾仁义急得直跺脚,"周边几个县的木材商都被马老板打点过了,价钱翻了一倍还不肯卖!"
白晓猫着腰溜进来,神秘兮兮地说:"我打听到了,马老板为了囤木料,借了印子钱,光利息一天就要十两银子!"
李文渊正在看新织机的图纸,闻言抬起头:"让他囤着。"
"可工坊..."贾仁义还要说什么。
"工坊先减产。"李文渊放下图纸,"石师傅,你带着工匠们研究研究,怎么省着用料。"
石疙瘩闷声应了。接下来的日子,工坊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小了不少,工匠们都在琢磨省料的法子。还真让他们想出不少招:小木料拼成大板材,刨花压成板子,连锯末都收集起来当燃料。
马老板那边可就难受了。仓库里木料堆成山,利息一天比一天多。更糟的是,木材存放久了会开裂,他天天看着那些木料变形,心疼得直抽抽。
一个月后,马老板撑不住了,派人来问青云县还要不要木料。贾仁义按李文渊的吩咐,只要最好的那批,还非得用信用券结算。
马老板咬碎牙往肚里咽,只好答应。这一进一出,他净亏两千两。
吃了亏的马老板还不死心。不知从哪找来几个三流木匠,在城南开了个"马氏工坊",专门仿造青云工坊的货。
这回他学精了,不敢完全照抄,就在细节上瞎改。比如把直柄斧头改成弯柄,说更省力;给织机加些花里胡哨的装饰,说更好看。
白晓弄来几件样品,石疙瘩一试就撇嘴:"什么玩意儿!这斧头重心都不对,砍几下就手酸!"
贾仁义更关心价钱:"他们卖得比咱们便宜三成。"
"让他们卖。"李文渊还是不着急,"石师傅,咱们新研制的叠打斧头,进度如何?"
"再有个把月就能量产!"石疙瘩眼睛发亮,"那斧头锋利耐用,就是成本高些。"
"先放风声出去。"
没过几天,永昌县就传开了:青云工坊要出神兵利器般的斧头!马老板一听,赶紧让他的作坊加班加点生产"改良版"斧头,想抢在新品上市前大赚一笔。
可等他的斧头堆满仓库,青云工坊的新产品却迟迟不上市。马老板急得嘴上起泡,天天派人打听消息。
这时李文渊才让工坊小批量生产新斧头,只给老客户试用。试用过的都说好,可就是买不着,把大家的胃口吊得老高。
马老板的仿制品堆在仓库里落灰,资金又快周转不灵了。最后实在没法子,只好厚着脸皮来青云县求情。
"李东家,"马老板陪着笑脸,"您那新斧头...能不能分我们一些?"
石疙瘩冷哼一声:"我们的斧头要用特种钢材,你们仿造得来吗?"
"仿造不来,仿造不来..."马老板擦着汗,"我们想代理,代理..."
贾仁义拨着算盘:"代理可以,现款现货,概不赊欠。"
马老板咬咬牙:"行!"
就这样,马老板也步了胡会长的后尘,成了青云工坊的代理商。他囤积的劣质木料,最后都低价卖回给了青云县;他开的仿冒工坊,也改行专门卖青云工坊的货。
白晓乐得直拍大腿:"这马老板,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石疙瘩却若有所思:"说起来,还得谢谢他。要不是他逼着,咱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改进工艺。"
确实,经过这番折腾,青云工坊的木材利用率提高了三成,还开发出不少边角料的新用法。
贾仁义算完账,喜笑颜开:"东家,虽然经历了这些波折,可咱们今年的利润反而比去年高了五成!"
李文渊站在工坊二楼的窗前,看着下面忙碌的景象。工匠们正在用新方法处理木料,每块木料都物尽其用。马老板送来的那几个工匠,如今也成了工坊的骨干。
"有时候,对手逼一逼,反倒是好事。"李文渊轻声说。
石疙瘩深有同感:"就像打铁,越捶打越结实。"
夜幕降临,工坊里的炉火却越烧越旺。跳动的火苗映在每个人脸上,也映照着这个团队越挫越勇的生机。
喜欢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