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的名字有了,各种立社条陈也定下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招募社员。
关于招募社员之事,程光阳除了交给周延儒负责外,也没忘记把其他好友也一块叫上,比如杨景辰和郑毓麒。
此外还有山东进士耿如杞、成明枢、王纳谏等人,听说程光阳要结社,也主动找到程光阳,一来表示想加入文社,二来则表示可以帮忙招人。
程光阳自然不会拒绝,不但同意了几人的请求,还答应等文社成立后,会给予几人委员会社员,以及担任组长的资格。
“复甫世兄,委员会社员和普通社员有何分别?”
耿如杞、成明枢等人,对于什么是委员会全然不知,皆好奇道。
程光阳解释道:“委员会乃决策中枢,负责统筹协调全社内外事务,凡进委员会者,皆有机会参与决策。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比内阁,诸位都是阁臣,程某就是首辅。”
“世兄这么说,我们便明白了。”耿如杞笑着道。
成明枢打趣道:“委员会既是内阁,那天子何在呢?”
说罢这句话,对方忽然意识到不对,连忙捂着嘴,自顾自道:“失言,失言……”
程光阳摇了摇头,直言不讳道:“兴明社中没有天子,或者说委员会就是天子。”
“今后社团一般决策,只要委员会成员,大多数投票通过,即可正式施行。遇到重大决策,委员会有意见分歧,则从普通社员中推举代表,与委员会一起举行投票。”
“当然,程某作为委员长,有指引全社发展的责任,所以无论是委员会内部投票,还是与社员代表一起投票,程某在投票中,皆占有四成比重,只要某种决策,投票比重超过五成,则该决策成立。”
程光阳所言的投票、比重等概念,在这个时代都不存在,因此他不得不花费了很长时间,向耿如杞、成明枢等人慢慢解释,才总算让众人明白了他的说法。
“此法甚妙,甚妙……”
“程世兄独占四成比重,剩下六成由诸委员、诸代表投票,就算最后投票双方比例相同,只要世兄表示支持哪一方,哪一方的决策便能直接通过。”
“是啊,届时除非所有人都合起伙来反对世兄,不然这兴明社,还不是世兄自己说了算。”
耿如杞、成明枢等人能考中进士,思维自然都很敏锐,很快便看出程光阳这套制度的好处——既能给外人一种参与决策的错觉,又不至于因此丢失权柄。
众人都是程光阳的铁杆拥趸,对于让程光阳本人独掌兴明社之事,非但不反对,反而极力支持,纷纷出言夸赞。
这其实很正常,古人的专制思想是非常严重的,强行让他们民主,他们感觉反而不太习惯。
…
有了耿如杞、成明枢等山东籍进士的帮忙,兴明社招募社员之事,进行得越发顺利。
很快整个社团登记在册的正式社员,便达到了将近三百人。
这三百人大部分都是万历丙辰科的进士,光是历史上叫得出名字的,就有洪承畴、杨维垣、丁魁楚、李应昇、阮大铖、瞿式耜、黄尊素等等。
这帮子进士社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历史上或是与东林党关系友善,或者本身就是东林党骨干成员,比如阮大铖、李应昇、瞿式耜、黄尊素……但不知为什么,在听说程光阳结社后,他们居然纷纷选择加入。
程光阳对此,心中当然是有所防备的,但却也并未排斥。
一来现在社团正值草创阶段,需要大量人手,二来这帮人就算真是东林党埋的钉子,不代表自己将来不能反过来,利用他们向东林党传播假消息,又或者干脆劝他们反水,做双面间谍。
总之怀着这样的心态,程光阳对于前来入社之人,几乎可以说是来者不拒。
社团既然已经有人,接下来就该正式举行集会,向众人阐述社团的成立宗旨,发展方向,以及现阶段目标了。
“感谢诸君信得过程某,愿意与程某一起共襄盛事,程某不胜荣幸。”
兴明社的第一次集会,于明时坊寓所后院中举行。
是日清晨,程光阳脱去官袍,头戴浩然巾,身穿朱子深衣,迈步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开口对前来集会的三百名社员道:
“诸君可知,程某创此兴明文社,乃是为何呢?”
闻听此言,台下有人回应道:“听闻世兄创社,乃是要阐明义理、品论时文,提携词林后辈,不知是也不是。”
“是,但只说对了一半。”程光阳笑着道:“程某创兴明社之宗旨,可以十二个字来归概——同声和气,匡正学风、中兴大明!”
“所谓同声和气者,就是要求所有社员,今后务必要精诚团结,目标一致,不可互生嫌隙,同室操戈,谁要是蓄意生事,经委员会裁决后,立刻逐出社团;”
“所谓匡正学风者,乃因当今学风不正,士节沦丧,士心尚利,士行污贱,所以需要我辈有志之士,予以匡正。如何匡正呢,就是从阐明义理、品论时文下手。我等要引导天下读书人,让他们经世致用,注重实学,远离那些狂禅空疏的学问。”
程光阳这番话虽然未明言,但是一些反应敏感的社员,已经听出他所指摘的是阳明心学了,不由得眉头暗皱。
心学在大明当今读书人中,实际上是非常有市场的。
毕竟这玩意儿教导读书人,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你什么都不用做,因为良知在心中,只要从内心去体悟,就能明白世上一切道理。
这种偷懒的学问,可比程朱理学那种格物穷理,从外界下功夫,还要存天理灭人欲简单多了,当然会更受读书人欢迎。
就像佛教的净土宗,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消除无数业障,所以净土宗在民间也是信徒最多的。
程光阳也察觉出自己刚才的话,似乎引起了一些社员不满,但他也不改口,反而点头承认道:
“不错,我所说的狂禅空疏之学,就是在说王学,当今之世,学风所以不正,正是因为读书人惑于此说。”
王学就是心学。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