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中国历史上那些命运坎坷的皇帝,汉献帝刘协绝对能排得上号。别的皇帝是手握大权,指点江山,他倒好,从九岁登基开始,就一直在当傀儡的路上狂奔,一路被各种权臣拿捏得死死的,堪称“史上最憋屈皇帝”。
刘协能当上皇帝,完全是一场意外。他本来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规矩,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他哥刘辩,作为汉灵帝和何皇后的嫡长子,早早被立为太子。刘协呢,只能在宫里当个安静的小王子,没事读读书、弹弹琴,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然而,东汉末年的局势那叫一个乱。汉灵帝驾崩后,刘辩顺利登基,史称汉少帝。可这刘辩也是个倒霉蛋,屁股还没在皇位上坐热乎,就碰上了宦官之乱。以张让、段珪为首的宦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居然把刘辩和刘协都给劫持出了皇宫。俩小屁孩被吓得不轻,在慌乱中一路逃窜。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出现了,那就是董卓。董卓这时候手握重兵,野心勃勃,早就想在朝堂上插上一脚。他看到刘辩吓得哆哆嗦嗦,话都说不利索,再看看刘协,虽然年纪小,却镇定自若,回答问题有条有理,心里顿时有了主意:这刘协不错啊,以后肯定好控制。于是,董卓大手一挥,就把刘辩给废了,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刘协估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当上了皇帝。《后汉书·孝献帝纪》里记载:“中平六年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这一年,刘协才九岁,还是个啥都不懂的孩子呢,就被推上了皇位,开启了他悲惨的傀儡生涯。
刘协刚一登基,就掉进了董卓的手掌心。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来又加封为太师,那架势,比皇帝还威风。他在朝堂上是说一不二,根本不把刘协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董卓这人,性格残暴,手段狠辣。他为了立威,动不动就杀人。有一次,他在洛阳郊外遇到一群正在举行祭祀活动的百姓,二话不说,就下令士兵把他们全部杀光,还把男人的脑袋砍下来,挂在车辕上,说是杀贼立功。回到洛阳后,他还把这些脑袋拿去邀功请赏,吓得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
刘协看着董卓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可他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董卓把朝政搅得乌烟瘴气。董卓还纵容手下的士兵在洛阳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洛阳这座繁华的都城,在董卓的统治下,变得一片狼藉,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躲避各路人马的讨伐,董卓还干了一件让人发指的事,那就是迁都长安。他下令把洛阳城的百姓全部驱赶到长安,一路上百姓们饥寒交迫,死伤无数。到了长安后,董卓更是变本加厉,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还派人挖掘汉朝皇帝和王公贵族的陵墓,盗取里面的珍宝。
刘协看着自己的江山被董卓搞得乱七八糟,却无能为力。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能有人站出来,除掉这个大奸臣。
也许是老天可怜刘协,终于让他等到了一个机会。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的所作所为,决定联合吕布,设计除掉董卓。吕布本来是董卓的义子,可他这人有勇无谋,又贪图美色。王允抓住了他的弱点,用美人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终于,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吕布在王允的劝说下,决定背叛董卓。有一天,董卓进宫的时候,吕布突然出手,一戟就刺死了董卓。消息传开后,长安城里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走上街头庆祝。
刘协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很高兴。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摆脱董卓的控制,亲政掌权了。可他万万没想到,除掉了董卓,却引来了更大的麻烦。
董卓虽然死了,可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还手握重兵。他们听说董卓被杀后,害怕被清算,于是决定起兵攻打长安。王允和吕布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长安就被攻破了。王允被杀,吕布逃走,刘协又一次落入了别人的手中。
李傕、郭汜比董卓还要残暴,他们在长安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刘协在他们的控制下,过得比在董卓手下还要惨。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哪天就被李傕、郭汜给杀了。
在李傕、郭汜的折腾下,长安城里是民不聊生。刘协实在受不了了,决定找机会逃出长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因为争权夺利,发生了内讧。刘协趁机在杨奉、董承等人的护送下,逃出了长安。
这一路上,刘协吃尽了苦头。他们没有粮食,只能靠挖野菜、摘野果充饥。晚上也没有地方住,只能在荒郊野外露宿。有时候遇到追兵,还要拼命逃跑,性命随时都有危险。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刘协终于回到了洛阳。可此时的洛阳,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繁华的都城了。在董卓迁都的时候,洛阳城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宫殿、房屋都成了一片废墟。刘协回到洛阳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暂时住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