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整,总部大楼前的广场上,十几辆军用吉普车整齐排列。
曾夏勇站在首辆车旁,迎着从总部大楼走出的各位首长,笑着抬手示意:“各位首长,军事学院已经准备就绪,咱们现在就过去?”
“走!早等不及想看看夏勇同志的‘宝贝’了!” 聂司令员率先迈步,语气里满是期待,其他首长也纷纷跟上,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急切。
车队缓缓驶出营区,沿着刚修好的水泥路往军事学院方向行驶。
窗外的农田里,百姓们还在忙碌耕种,看到车队经过,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挥手 —— 他们知道,这些八路军首长是来为打鬼子做准备的,每一次会议、每一次部署,都离赶走侵略者更近一步。
半小时后,车队抵达太原综合军事学院。
刚驶入学院大门,各位首长就被远处大空地上的景象吸引 —— 阳光下,一排排装备泛着金属冷光,从整齐排列的枪械到威武的装甲车,再到高耸的火箭炮,一眼望不到头,宛如一片钢铁森林。
“我的娘嘞,这么多好东西!”
晋西军区的贺旅长刚下车,就忍不住惊叹出声,脚步下意识地往前冲了两步,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不远处的 99A 坦克。
彭老总、左副参谋长、刘司令员和 3 纵成司令、4 纵陈司令相对平静些 —— 彭老总在李家坡、辽县见过独立纵队的装备,左副参谋长曾在辽县考察过武器性能,刘司令员跟着彭老总在李家坡见识过火箭炮的威力,而成司令、陈司令的部队早已列装部分装备,对这些 “老熟人” 并不陌生。
可其他首长就完全不同了 —— 晋察冀野战军 2 纵的司令员快步走到通用装备区的枪械展示架前,手指微微颤抖,想去触摸 191 步枪,又怕弄坏了,只能在半空中来回比划。
曾夏勇走到空地中央,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待首长们的目光都集中过来,才朗声说道:“各位首长、同志们,眼前这些装备,是我们独立纵队计划支援给各兄弟部队的,我按照作战需求,分成了五个区域摆放,方便大家理解和选择。”
他伸手指向面前的枪械展示架:“咱们正前方,摆放着这些枪械,还有单兵装备的区域,是通用装备区 —— 不管是重型、中型还是轻型部队,每个战士都能用到这些基础装备,确保大家在单兵作战层面不落后。”
接着,他指向空地中间区域:“中间这一块,放着181榴弹炮、11 火箭炮,是中重型通用火力区 —— 这些装备既能配给重型部队增强火力,也能支援中型部队,填补不同配置间的火力空白。”
最后,他的手指落在空地最前方的三个区域:“最前面这三块,左边是重型合成部队装备区,以 99A 坦克、04A 步兵战车为核心;中间是中型合成部队装备区,主打 15 式坦克、08 式步兵战车;右边是轻型合成部队装备区,主要是猛士装甲车、猛士突击车。”
“三种配置的作战定位各有不同。” 曾夏勇顿了顿,进一步解释,
“重型合成部队火力猛、防护强,专门打硬仗、恶仗,比如攻克日军坚固据点、正面抗衡日军装甲部队,但机动速度相对慢些;
中型合成部队兼顾火力与机动,既能像重型部队一样攻坚,又能快速穿插、迂回,不过为了机动性,会适当牺牲部分防护;
轻型合成部队则是‘快速反应力量’,适合山地、丛林作战,能快速抵达战场支援,但防护性能较弱。”
他看向各位首长,语气诚恳:“所以我的设想是,主力部队优先装备重型和中型配置,确保正面作战有足够底气;
地方部队装备轻型配置,负责游击、袭扰、快速支援,这样既能最大化发挥装备效能,也能让每支部队都有适合自己的‘趁手武器’。”
“好!这个想法太周全了!” 聂司令员率先鼓掌,
“要是连地方部队都有这么好的装备,小鬼子在华北就真没立足之地了!以前咱们地方部队靠步枪、手榴弹跟鬼子周旋,以后有了突击车、轻型榴弹炮、火箭炮,既能打了就跑,又能给鬼子造成重创,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晋察冀野战军 4 纵的司令员也跟着点头:“是啊!以前咱们攻坚,得靠战士们抱着炸药包冲锋,牺牲太大了。现在有了重型部队的坦克、自行火炮,能先把鬼子的碉堡炸平,战士们再冲锋,伤亡肯定能大幅减少!”
彭老总看着眼前的装备,又看向曾夏勇,笑着打趣:“夏勇啊,你这家底可真厚!以前只知道你有好装备,没想到藏了这么多‘压箱底’的宝贝,连防空导弹、无人战车都有,是打算把咱们八路军武装成‘钢铁军团’啊!”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本严肃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曾夏勇也笑了,随后神情变得庄重:“老总见笑了,我哪有什么‘家底’,这些装备都是为了打鬼子准备的。我的愿望很朴素,就是想让咱们的战士们武装到牙齿,能在战场上少流血、少牺牲,用最小的代价把侵略者赶出华国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