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潜善!汪伯彦!”岳飞咬牙切齿,声音里满是恨意,“你们这等奸贼,不思抗金报国,只知构陷忠良、屈膝求和,若有一日我岳飞能回建康,定要将你们碎尸万段,以告慰张大人在天之灵!”
周围的士兵听到消息,也纷纷骚动起来。有人面露惶恐,有人低声啜泣,还有人攥紧兵器,眼中满是不甘。李虎上前一步,抱拳道:“统制,如今招抚司没了,张大人也不在了,咱们前有金军,后无援兵,粮草又将告罄,该如何是好?”
岳飞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与愤怒,弯腰捡起长枪,目光扫过众人:“兄弟们,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慌,可咱们不能慌!张大人虽死,他的抗金之志还在;招抚司虽撤,大宋的江山还在!咱们手中的刀枪,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河北的百姓,是为了被金贼掳走的二帝,是为了这万里河山!”
他走到队伍最前方,指着卫州的方向,声音陡然拔高:“眼下卫州城内尚有金军两千余人,若我们就此撤退,不仅先前的牺牲白费,卫州百姓还会遭金贼屠戮!我岳飞决意继续进军,拿下卫州,以慰张大人,以安百姓!愿意随我杀敌的,留下;若想离去,我绝不阻拦,还会分予剩余的干粮,让你们平安回家!”
话音落下,队伍中一片寂静。过了片刻,李虎率先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愿随统制杀贼!此生不除金贼,誓不还家!”
“我等愿随统制杀贼!”士兵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连远处的树林都传来阵阵回声。他们眼中的惶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即便成了孤军,即便前路艰险,他们也要跟着岳飞,继续走下去。
岳飞看着眼前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扶起李虎,又一一将众人扶起:“好!不愧是我岳飞的兄弟,不愧是大宋的好儿郎!今日起,咱们便自立旗号,仍以‘抗金复土’为志,粮食用度,咱们自己想办法——金军的粮库,便是咱们的补给;沿途的义军,便是咱们的援军!”
当日午后,岳飞率领一千部众,朝着卫州方向进发。为了避开金军的侦察,他们选择走山林小路,白天隐蔽前行,夜晚则借着月光赶路。途中遇到几名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岳飞便让人分予干粮,询问卫州城内的情况。
“金军在卫州城里烧杀抢掠,还抓了不少壮丁修城墙,听说他们准备死守卫州,等着南边的援军呢!”一名百姓哭着说道,“大人,你们可得早点打下卫州,救救城里的百姓啊!”
岳飞闻言,心中愈发焦急。他知道,若等金军援军赶到,再想拿下卫州便难如登天。当晚,他在山林中召开军议,与李虎等将领商议破城之策。
“卫州城墙高大,金军又有防备,咱们兵力不足,硬攻定然损失惨重。”李虎皱眉道,“不如先派小队人马袭扰城外的金军据点,摸清他们的布防,再寻机破城。”
岳飞点头:“此言有理。我打算亲自带五十名精锐,夜袭城西的金军粮库。只要烧了他们的粮草,金军必乱,届时咱们再趁乱攻城,定能一举拿下卫州。”
众人皆以为然。深夜,岳飞挑选了五十名身手矫健的士兵,换上之前缴获的金军衣甲,悄悄摸向卫州城西的粮库。粮库外有数十名金军守卫,正围着火堆喝酒聊天,毫无防备。
岳飞示意众人潜伏在暗处,待时机成熟,他猛地抽出铁锏,如一道黑影般窜了出去。一名金军守卫刚反应过来,便被铁锏击中头颅,当场毙命。其余士兵见状,也纷纷亮出兵器,朝着金军杀去。
金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要逃跑,有的想要反抗,却都被岳飞等人一一斩杀。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粮库外的守卫便被全部解决。岳飞让人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油,朝着粮库内扔去。
“轰”的一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粮库内的粮草被火焰点燃,噼啪作响,映红了半边夜空。城内的金军听到动静,纷纷朝着粮库赶来,却被早已埋伏在城外的李虎等人拦住,双方展开一场激战。
岳飞见火已烧旺,便率领五十名精锐撤出战场,与李虎汇合。他看着熊熊燃烧的粮库,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金军粮草已烧,明日一早,咱们便全力攻城!”
次日清晨,岳飞率领一千部众,在卫州城下摆开阵势。城内的金军因粮草被烧,士气低落,又不知城外宋军的虚实,只是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岳飞手持长枪,策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城上的金军听着!你们的粮草已被我烧尽,援军也不会再来!若你们识相,便打开城门投降,我可饶你们不死;若再负隅顽抗,待我破城之日,定将你们斩尽杀绝!”
城上的金军将领闻言,脸色愈发难看。他看着城下宋军虽少,却个个精神抖擞,又想起昨夜被烧毁的粮草,心中已是慌了神。就在这时,城内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被金军抓来修城墙的壮丁,听闻宋军攻城,便趁机发动叛乱,与金军厮杀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