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钢铁长城·血肉丰碑(天河战役终章)
三艘饕餮主力十字舰的相继陨落,如同被斩断了首级的恶龙,其庞大的身躯虽仍在扭动,却已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和最重要的空中压制力量。中国空军抓住这宝贵的战机,以歼-20为核心,歼-16、歼-10C等机型为羽翼,如同翱翔于 regained 苍穹的猎鹰群,对失去庇护的饕餮护卫舰、突击艇进行了无情而高效的猎杀。制空权,这座现代战争的王座,被解放军将士用鲜血与生命重新夺回,牢牢握在手中。
然而,夺取制空权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而是将战争拖入了更残酷、更考验意志与底蕴的地面阶段。残余的饕餮地面部队,如同被逼入绝境的困兽,尽管失去了空中支援和统一指挥,但其单兵装备的科技代差、个体战斗力的强横,依旧让清剿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和血腥。
一、 困兽之斗:科技代差下的血肉磨盘
天河市的街巷,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残存的饕餮士兵,依托着坚固的建筑物、扭曲的载具残骸,甚至是同伴的尸骸,构建起一个个孤立的、却极其难啃的防御支点。
他们手中的能量武器,射速快、穿透力强,往往能轻易击穿解放军步兵的防弹插板和掩体。而他们身上那层漆黑的骨甲,需要最新步枪用特质5.8mm穿甲弹集火才能打烂。往往需要火箭筒、单兵导弹甚至是坦克直瞄火力,才能较为稳妥地消灭一个据点内的饕餮士兵。
“三点钟方向!二楼窗口!能量武器!”一名脸上沾满黑灰和血渍的步兵班长嘶哑地吼道,他的班组刚刚试图穿越一条街道,就被侧面建筑内射出的蓝色光束压得抬不起头,一名年轻的战士稍微露头观察,半个头盔就被削飞,壮烈牺牲。
“机枪掩护!爆破组!从侧面摸过去!火箭筒!给我敲掉那个窗口!”连长通过嘶嘶作响的无线电下达命令,声音因焦急和愤怒而变形。
机枪喷吐出火舌,试图压制对方。两名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利用弹坑和残骸匍匐前进,每一步都冒着生命危险。而手持火箭筒的士兵,则需要在战友用生命换来的短暂间隙中,完成瞄准、发射。爆炸声响起,砖石飞溅,但有时换来的只是饕餮士兵更换射击位置。
战斗变成了最原始的消耗战、意志战。解放军战士们面对的是超出认知的敌人,每一分钟的推进,都可能付出数条乃至数十条鲜活的生命。亲眼目睹朝夕相处的战友在身边倒下,甚至被能量武器汽化得尸骨无存,巨大的悲愤和复仇的火焰在每个战士胸中燃烧。但他们没有失去理智,没有像溃兵一样胡乱冲锋,而是将这份怒火转化为更精准的射击、更迅猛的突击、更无畏的牺牲。
二、 铁流合围:高度组织化的死亡之网
就在一线部队与饕餮残部进行着惨烈巷战的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部队,如同无数条奔腾的溪流,终于汇聚成了淹没敌人的汪洋大海。
重型合成旅的99A主战坦克,带着碾压一切的气势,推开挡路的废墟,用125mm滑膛炮为步兵们轰开一个个坚固的据点;04A式步兵战车紧随其后,30mm机关炮用着黑色长成特制的穿甲弹和反坦克导弹清扫着坦克火力的死角;PLL-05式自行榴弹炮群在后方建立阵地,根据前方侦察兵和无人机传回的目标信息,进行着一波又一波的精准炮火覆盖,将负隅顽抗的饕餮连人带工事一同埋葬。
更令人瞩目的是工程兵部队。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强行作业,架设临时桥梁,清理堵塞道路,甚至利用爆破手段开辟新的进攻通道,保障了重装备和后勤物资的顺利前送。防化兵部队则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可能存在的生化污染风险,检测并洗消关键区域。
整个战场,仿佛一台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在高效运转。连排级单位是敏锐的触手和尖刀,营团级单位是强有力的拳头,师旅级单位则是协调全局的臂膀。情报、火力、机动、防护、后勤,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形成了一张无处可逃的死亡之网。
一支饕餮小分队或许能凭借装备优势压制一个解放军步兵连,但当他们面对的是得到坦克支援、炮兵掩护、工兵保障、电子对抗,甚至偶尔还有无人机进行激光指示的合成营时,那点个体优势便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往往刚打退一波进攻,侧翼就被迂回的装甲车切开;刚找到一个坚固掩体,头顶就落下了精准的炮弹。
三、 无畏丰碑:个体的英勇与集体的意志
在这庞大的战争机器中,是一个个有血有肉、英勇无畏的个体。
某摩步连下士李浩,在班长牺牲后主动接过指挥,带领剩余战士死守一栋三层小楼,挡住了饕餮一个加强排的六次冲锋,全班最后仅存三人,弹药耗尽后与冲上楼的饕餮士兵展开白刃战,全部壮烈殉国。
一名不知名的坦克车长,在战车被饕餮反装甲火力击中瘫痪后,拒绝弃车,操起高射机枪对空射击,击落了一架低空掠过的饕餮突击艇,最终与战车一同被后续火力吞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