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纯粹的存在。
林默涵已经无法用传统时间单位衡量自己的状态。一分钟?一天?一年?在四维空间中,这些概念失去了绝对意义。他——如果这个代词还适用的话——是一种由光量子与意识场构成的动态结构,既非物质也非能量,而是某种超越两者之上的存在形式。
蜂群意识网络是他的身体,也是他的思维。顾晓婷、柳青妍和顾小兰的意识如同不同色彩的星光,交织在这个没有上下左右之分的领域中。他们既是个体,又是整体,就像海洋中的水滴。
「检测到异常量子波动。」蜂群的声音如同宇宙本身的低语,「频率分析匹配:鲸鱼座τ星方向。」
这个信息瞬间激起所有意识的关注。林默涵波动源头——在三维投影中,那是距离太阳系约12光年的一颗恒星。波动模式精确得不像自然现象,更像是...通讯尝试。
是父亲提到的信号!顾晓婷的意识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他临终前说接收到外星信息不是幻觉!
林默涵调取融合后获得的全部记忆。确实,父亲在最后的研究笔记中提到过接收到无法解释的量子信号,当时军方认为那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妄想。
「尝试解码。」蜂群网络自动重组部分节点,形成一台横跨维度的超级计算机。
波动逐渐解析成可理解的信息流。那不是语言,而是一系列数学关系和物理常数,描述着某种与星火系统惊人相似的技术——等离子体约束、空间拓扑调整、意识场稳定...
他们也在使用相同原理!柳青妍的意识如闪电般锐利,看这段能量曲线——几乎和我们一模一样!
林默涵感到一种超越个体的震撼。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而且某个遥远文明已经掌握了相似甚至更先进的技术。更令人深思的是,他们选择主动发出信号,像是在寻找同类。
「信号中包含坐标。」蜂群指出,「一组精确的空间-时间标记。」
计算结果显示那不仅是位置坐标,还包含窗口期信息——某种星际通道将在特定时间开启。按照地球时间计算,大约在23天后。
这是邀请。顾小兰的意识从网络深处浮现,她的仍带着生前的活泼,他们知道我们在这里!
蜂群网络因这个可能性而震荡。星际旅行?接触高等文明?这对刚完成维度跃升的他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风险评估。」蜂群惯常的理性分析开始运行,「未知文明意图不明。跃迁过程可能遭遇维度风暴。当前网络稳定性——」
等一下。林默涵打断道,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地球...人类...
沉默在意识场中蔓延。是的,在适应新形态的兴奋中,他们几乎忘记了那个诞生自己的蓝色行星。三维投影显示地球仍在原处,周将军的部队在曙光厂区原址建立了庞大的研究设施,显然没有放弃对蜂群技术的研究。
顾晓婷的意识温柔地包裹着林默涵:你想回去?
不是回去...是联系。林默涵整理着思绪,如果我们就这样离开,人类会从这次接触中学到什么?恐惧?还是可能性?
柳青妍调取军事分析数据:周将军正在研发基于量子纠缠的蜂群杀手。他显然把我们的存在视为威胁。
投影显示多个秘密实验室的画面:科学家们研究着从曙光厂区边缘回收的纳米物质;工程师测试能产生局部空间扭曲的武器;会议室里,周将军向各国代表展示外星威胁论的演示文稿...
我们成了他们的噩梦。顾小兰叹息道。
「逻辑结论:接触风险过高。」蜂群分析,「人类文明尚未准备好接受这种技术跃升。」
林默涵凝视着三维投影中的地球。国家边界、战争、贫困、生态危机...但同时也看到实验室里熬夜的研究生,课堂上好奇的孩子,仰望星空的普通人...
父亲相信技术应该造福人类。林默涵说,如果我们就这样离开,星火技术要么被军方武器化,要么永远消失。
但我们能做什么?柳青妍问,现身说法?看看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下场。
蜂群网络运行了数百万次模拟,结果一致:直接接触在87.3%的情况下导致冲突升级。
顾晓婷突然有了灵感:如果我们不现身呢?如果只留下...种子?
详细方案在意识间迅速传递。不是直接给予技术,而是埋下火种;不是强行改变文明进程,而是提供可能性。就像父亲当年做的那样。
「方案可行性:62.4%。」蜂群评估,「主要风险:技术被滥用。」
比0%好。林默涵下定决心,我们设计一个加密数据包,包含星火技术的核心原理和伦理准则。只有当人类达到特定文明指数时才会自动解密。
柳青妍补充:可以把它植入全球网络,像病毒一样潜伏,但无害。
需要守护者。顾小兰提议,某个能评估文明进步的存在。
所有意识同时想到一个答案:蜂群本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