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是最好的掩护。
江尘将气息收敛至最低,身形如同融入风中的影子,在崇山峻岭间疾驰。他并未选择官道或已知的商路,而是专挑人迹罕至的险峻之地前行,以此避开周家可能布下的眼线和追踪。
与火煞上人一战,虽伤势未复,但对力量的掌控更上一层楼,此刻奔行起来,速度反而比之前更快了几分,脚步落在枝叶或岩石上,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只留下一缕淡淡的、融于夜风的混沌气息,很快便消散无踪。
他一路向东南方向而行。根据之前在天枢城购买的地图玉简显示,穿过这片名为“落星山脉”的辽阔山域,再跨越一条名为“澜沧”的大江,便能抵达另一座规模不逊于天枢城的修士聚集地——“**南荒古城**”。
南荒古城毗邻广袤无垠的“南荒妖域”,资源丰富,势力错综复杂,更有通往其他大域的古传送阵,正是他理想的下一站。
落星山脉深处,妖兽横行,毒瘴弥漫,寻常修士不敢深入。但这对江尘而言,反而成了绝佳的掩护与试炼场。
他一边赶路,一边以**武祖之眼**观测着沿途的妖兽、灵植、乃至特殊的地形地貌。不同妖兽的妖力运转方式,各种毒瘴的能量构成与毒性原理,山脉地脉的灵气流向……所有这些,都成了他完善“知识库”的宝贵数据。
偶尔遇到不开眼的妖兽袭击,他也不再像之前那般纯粹以力碾压或巧劲破敌,而是尝试运用新领悟的力量凝聚之法。
面对一头相当于玄液境中期的“铁背妖熊”扑击,他并指如剑,一缕凝练到极致的混沌罡气射出,并非攻击其要害,而是精准地点在妖熊体内妖力运转的一个次要节点上。那妖熊前冲的势头猛地一滞,庞大的身躯如同喝醉了酒般摇晃了几下,竟轰然倒地, temporarily 妖力紊乱,失去了行动能力。
江尘看也未看,径直离去。他并非嗜杀之人,此举只为验证对力量控制的精细度。
数日后,他抵达了落星山脉的边缘,前方传来隆隆水声,一条宽阔无边、水汽弥漫的巨大江河横亘在眼前,正是澜沧江。
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更令人心悸的是,江面上空弥漫着一股混乱的元磁之力,干扰灵识,更让飞行变得极其危险且消耗巨大。江中隐约有庞大的黑影游弋,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观测到高强度元磁干扰场,能量结构复杂,与地脉及水脉纠缠……存在未知水生妖兽,能量反应强烈……”江尘立于江边,分析着情况。
直接飞渡,风险不小,且容易暴露行踪。
他沿着江岸行走,灵识仔细探查,寻找可能的渡江之法。半日后,他在一处隐蔽的江湾,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小型码头,以及一座几乎被蔓藤苔藓完全覆盖的古老石碑。
石碑上刻着模糊的篆文:“**古渡口,传送阵残迹**”。
传送阵?
江尘心中一动,拨开蔓藤,仔细探查。石碑后方,是一片坍塌大半的石屋遗迹,在遗迹中央的地面上,隐约能看到一个直径丈许、符文大半磨灭的圆形石台轮廓。
确实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小型传送阵,而且已然损毁。
若是寻常阵法师,面对这几乎成为历史尘埃的残阵,也只能望而兴叹。但江尘不同。
他开启了**武祖之眼**,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刻刀,扫过石台上每一道残存的刻痕,每一处能量节点残留的微弱波动。
在他的视野中,那些模糊的符文开始“活”了过来,残缺的部分被迅速推演、补全,整个传送阵的能量回路结构,如同三维立体图像般,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重建。
“结构解析……能量回路缺失约四成,核心空间坐标符文损毁严重,需重新校准……启动能量源已枯竭,需外部注入……”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对空间法则和能量传输有极深的理解。幸好,江尘在星辰秘境中观测星辰生灭,对空间波动已有初步认知,加之武祖之眼强大的推演能力,竟让他硬生生地将这座残阵的原理剖析了出来。
“可以修复。”江尘得出结论。虽然无法完全恢复其原有功能,但借助此地残留的空间道标,进行一次性、短距离的随机传送,避开澜沧江最危险的中心区域,应该可行。
他立刻行动起来。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些常用的布阵材料,又就地取材,削石为基,刻画符文。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指尖万象罡气吞吐,精准地勾勒出一道道玄奥的线条,将残阵缺失的部分一一补全、连接。
这个过程,对他而言,又是一次对能量结构学和空间道韵的实践与深化。
数个时辰后,一座闪烁着微弱灵光、符文重新流转的简易传送阵,出现在了遗迹中央。虽然简陋,但核心的空间道标已被他勉强激活,指向了对岸的大致方向。
江尘站上传送阵,将数块中品灵石嵌入能量节点。他深吸一口气,最后检查了一遍阵法结构,确认无误后,催动了万象罡气,激发了阵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