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荀彧失势来投,却仍端着名士架子,令他愈发不快。
“大王,荀文若乃当世名流,若以礼相待,必能收天下士族之心……”
陈宫在旁低声劝谏。
吕布眼波微动,强压怒意,堆出几分笑意。
“文若不必多礼!”
他起身下阶,亲自搀扶荀彧,朗声道:“得文若相助,何愁曹贼不灭,天下不定!”
待荀彧以礼,对跪着的曹植、曹彰却视若无睹。
兄弟二人相顾无言,满面窘迫。
“文若素有王佐之才,不知可有奇策助本王诛灭曹贼?”
吕布执手相询,状甚诚恳。
“破曹妙计,尽在此卷。”
荀彧含笑从怀中取出一册,献于吕布。
吕布展卷,见五个大字赫然在目:
《九品中正制》
“此乃……”
他握着竹简,面露困惑。
“曹贼已据天下三分之二,大王仅拥雍凉二州,强弱悬殊。”
“凭二州之力固守尚可,欲灭曹贼,无异于以卵击石。”
“欲扭转乾坤,唯广纳天下反曹英杰,聚群贤之智,方可制胜!”
“此制乃陈群所创,实为收揽人心的不二法门!”
“彧敢断言,推行此制,天下义士必云集响应,助大王成就大业!”
荀彧言辞激昂,将九品中正制说得神妙非常。
吕布听得心潮澎湃,急展细览。
吕布的嘴角扬起一丝讥诮的弧度:呵,这九品中正制,说穿了就是要本王向世家低头。难怪荀彧如此卖力。
不过无妨,只要能助我夺取天下,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略作思忖,吕布突然拍案叫绝:妙!文若此策甚合我意。传令下去,即刻推行此制!
殿中顿时暗流涌动。陈宫等人暗自心喜,荀彧更是如释重负。此刻在他心中,天下姓吕还是姓刘已不再重要,只要世家能与君王共治......
大王,眼下曹贼被牵制在阳平关,正是我们推行新制、招揽豪杰的大好时机。荀彧继续进言,待天下英才归附,挥师东进指日可待!
吕布听得心花怒放,连缺了门牙的伤嘴都不觉得疼了。正得意时——
父王!大事不好!吕玲绮仓皇闯入,孟达将军急报!阳平关已失,全军退守斜谷口!
殿内欢笑声戛然而止。
什么?!吕布瞠目结舌,整个汉中......都丢了?
一旁荀彧也呆若木鸡,方才的宏图大计瞬间化作泡影。
蜀地第一险关阳平关竟然失守?马超统率两万余精兵,为何还会败退?
吕布猛然惊醒,拍案怒吼。
吕玲绮低声将战局演变细细禀报:曹烁突袭定军山,魏延斩落严颜首级,汉中全境告急,马超不得已退守斜谷...
定军山?
吕布急扑向地图,指尖在羊皮卷上反复摩挲,终于找到那个不起眼的山头标记。
他眼中充满不解,这座籍籍无名的山丘,如何能成为扭转整个汉中战局的关键?
区区定军山...
怎能让整个汉中落入曹烁之手?
他攥紧拳头喃喃自语,面容因愤怒而扭曲。
** !
你来说说这定军山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 冷汗涔涔:臣只知此山位于阳平关东南,确有威胁关隘之险,但实在不解曹烁占此山头,竟能导致全军溃败...
砰!
案几在重拳下震颤。
马孟起!
本王如此器重于你,将汉中托付...
还有你司马懿!平日自诩算无遗策,这次竟又被曹贼玩弄于股掌!
雷霆般的怒斥在大殿回荡。
** 噤若寒蝉。
陈宫冷眼旁观。
王上息怒。
当务之急是令马超率残部撤回关中。
曹军必取道潼关来犯,臣建议立即增派兵力巩固潼关、武关、蒲坂三处要塞。
唯有荀彧保持镇定,躬身献上良策。
汉中是孤王耗尽心血才从张鲁手中夺取的疆土,怎能轻易让给曹烁那小子!
吕奉先对众人劝告置若罔闻,拍案怒吼道:即刻传令,调集关中全部兵马前往斜谷与孟起联军,定要收复汉中!
文若闻言面色骤变。
公台与另一谋士同样大惊失色,纷纷起身欲进谏。
都给孤住口!
吕奉先猛然挥袖,厉声喝道:不夺回汉中孤誓不罢休,再有妄议军机扰乱军心者——斩!
三位谋士相顾骇然,只得噤声退下。
这场军议最终以秦王乾纲独断收场。
群臣退出后,公台邀文若至自己府邸小叙。
自兖州别后经年,不想今日竟能再度同殿为臣。
公台唏嘘不已,亲自为故友斟满酒盏。
文若摇头叹息:确是天意弄人,谁曾想你我竟会共事秦王。
二人举杯对饮。
公台忽压低嗓音:文若兄何必遮掩,你并非真心归附秦王,瞒得过旁人却瞒不过我。
文若反诘道:莫非公台兄当真认定吕奉先是明主,才尽心辅佐?
公台一时语滞,继而露出苦涩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