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视界中,各类弧线变得稀疏了许多,充斥整个画面的,只有代表着风的波纹,孟焦闭着眼睛,欣赏大自然的演奏。
除食物短缺,觅食不易外,冬季几乎没有缺点,尤其是这种大雪天,最受孟焦喜爱,气氛静谧,安逸的很。
可能是因为大雪,今天虎母花费的时间比往日更久,孟焦小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天空已经从暗灰变成昏黄,石檐外地面上的积雪有四五厘米厚了,虎母仍未归来。
虎三妹趴在孟焦身旁,正做着美梦,那只黄喉貂它只吃掉了一半,剩下的半截身体丢在不远处,冻的肉质泛白,血液已经凝结成一层冰霜,呈现出迷离的粉红。
火箭卧在小野猪旁边,它食量比虎三妹大的多,和孟焦一样,将黄喉貂吃的只剩一张皮,此刻正枕着肥老大柔软的毛发,呼呼大睡。
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抖擞精神,孟焦向石檐外走去。
四五厘米的积雪已算得上深厚,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孟焦仰起头,望向天空。
此刻雪势已经减弱许多,雪片既细小又稀疏,像一粒粒细沙,缓缓飘落,呼啸的北风也消停了,天地一片宁静。
下雪不冷化雪冷,风一停,气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稍稍上升,孟焦踏着雪,身姿矫健,熟练地奔上巨石,来到高处,俯瞰森林。
一场雪,整片原始森林都变了模样,白色取代墨绿,成为天地的主色调,些许棕褐色和黑色错综复杂的点缀在蔓延万里的树冠层中。
密集的鸟群不见了踪迹,许久才有一只飞鸟自暗黄色的天空掠过,孟焦眼尖,认得那是个老熟人——金雕。
金雕是一种拥有固定巢穴和固定领地的猛禽,居住在巨石附近这么久,不时能看到这只巨鸟暗褐色的双翅从厚重的云层之下划过,对野生动物异常敏感的孟焦自然早将这位邻居记在心头。
嗷~
孟焦还未欣赏多久雪景,火箭便醒了过来,左顾右盼不见大哥的身影,自然知道孟焦又在巨石顶部巡视环境,三步并作两步跑出石檐,抬头一看,果然不出所料,高兴的呼唤着大哥下来陪它玩耍。
小家伙头一次见到雪,兴奋的不得了,一头钻进积雪中,冰冰凉凉,感觉很酸爽。
接触到新鲜事物的火箭乐得直打滚,沾了一身雪花,为自己装点些许淡白,然后嗷嗷叫着在雪地中绕着巨石疯跑,发泄着自己旺盛的精力。
它这么一折腾,虎三妹自然也没法继续睡觉,迷迷糊糊地爬起来,远远的瞪了火箭一眼,悻悻地走出石檐,昂着小脑袋,不停低吼,向大哥告状。
随着智力的增长,幼虎们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孟焦发现火箭和虎三妹两个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俨然两只小话痨。
火箭闲的没事就喜欢呜哇呜哇乱叫,能感觉到它在表达着自己的情绪或者想法。
虎三妹也一样,它的话比火箭少很多,但表达的信息却比较鲜明,比如这种代表告状或者诉苦的低吼,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如果每次的吼叫频率都各不相同,那只是毫无意义的情感发泄。
虎三妹的低吼是有固定格式,固定音节固定频率的,说明它已经将告状这种情绪塑造成了一个特有词汇,即使不掺杂感情,也代表相同的含义,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文明的火种,起始于语言。
一旦物种之间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感,并互相协助,那整个物种的成长速度就会突飞猛进,语言可以将种族团结在一起,塑造共同的利益,走向繁衍兴盛。
东北虎是一个沉默的物种,它们一辈子发出的吼声未必赶得上一名客服一天的语言量,大多数时间,东北虎都是闭着嘴,埋头大睡或者悄然狩猎的。
虎的大脑结构中并没有负责处理语言的布罗卡区,角回和威尔尼克区,它们个体的强悍使它们无需交流,凭借卓越的战斗力,便可生存下去,这也恰恰阻断了虎类增长智慧的道路。
而现在,根据孟焦长期的观察和推断,它猜测,火箭和虎三妹的大脑应该已经在进化处理语言的分区,这意味着两个小家伙以后的交流方式会越来越多样化,它们会创造出更多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诉求。
不过仅是如此,距离形成真正的语言仍有漫长的路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造一种全新的语言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孟焦一直放任火箭和虎三妹倾诉,交流,就是希望能在二者自己创造的词汇基础上,研究出固定的语言格式,完善结构,创造出真正的“虎语”。
自己不是语言专家,孟焦知道这将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有到无易,从无到有难,不过既然重活一世,不妨找点有意义的事做,哪怕这个全新的“虎族”目前只有三个成员。
…………
北极星叼着一头狍子行进在林间小径上,所过之处留下道道梅花状脚印,死去的狍子拖在地上划出的漆黑长痕,在洁白的雪地中分外醒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