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引入其他国家的支援,导致了他国货币驱逐本国货币。然而呢?经过长期的挖掘,史阁发现他国一开始根本没打算入侵本国货币,但是支援必然代表着对外商贸的提升。这个时候所有人一看,啊,某国都需要引入他国的支援了,就证明某国开始衰败,最少现在已经不如他国,于是开始了自发式的囤积他国货币。可实际上呢?他国对于某国的支援只持续了一个月,史阁经过时间比对,发现这些人都是在他国的支援结束之后才开始囤积货币。
那么问题在哪呢?是信息不够公开吗?不存在的,因为本身并不处于同一阶层下,国家发表的所有信息所有人都会将信将疑,他们不会也不敢将自己所有的后路全部交给国家。某国在接受支援结束后发表信息说明支援只是暂时的,现在已经结束,但普通民众会认为这不过就是某国的缓兵之计,延缓死亡而已。而他国同样发表了声明,有用吗?还是没有,因为人们会认为他国发现了货币被某国大量囤积,不想跟着某国一起去死。
史阁人折腾了半天没搞明白。
斯科璃尔第一次看这个故事,认为某国应该将他国的支援进行隐瞒。只要保证民众对于国内的危机不知情,就能成功解决这个危机。
斯科璃尔第二次看这个故事,认为某国政府的公信力已经下降到一定地步,应该通过提升公信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次,斯科璃尔又觉得某国应该完善最好固定跟他国的货币汇率,这样一来两国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她带入到某国和他国的想法之中,但是没有带入到民众的想法之中。也没有带入到史阁在记录这条历史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但斯科璃尔很聪明,聪明到有灵识强化推算能力,有政客、铁匠、神父轮流教导下齐征都不敢说能够稳赢斯科璃尔。所以在齐征点出这一点的时候,斯科璃尔就下意识想通过书上的信息来进行思考,然后发现了自己没有全盘地考虑,然后陷入沉思……
“你是在说我现在已经陷入麻烦而不自知?”斯科璃尔皱眉:“我最近的水平降低很快?”
“非常快。”齐征很满意斯科璃尔能够发现这一点:“你知道在第一天我对你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吗?”
“怎么样?”
“你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和调查者。”齐征看着斯科璃尔:“你具备相当的规划行动的能力,同时具备相当的调查和推演能力。”
“然后呢?你说这些就是为了夸我?”
“别急,还没完……”齐征摇了摇食指:“再接下来就是刚来城主府那几天,我认为你有成就‘灾厄’的资质。只要你能够补齐自己的缺陷。”
这个结论让斯科璃尔一惊。在了解了奇迹之门之前,她认为奇迹之路是纯粹的提升战斗力,兴致缺缺。但经过安普娣解释了奇迹之门的存在之后,她发现奇迹之路还是很有意思的。其中最有兴趣的就是“灾厄(祸物)”、“伟业”以及“节律”三门。这三道大门几乎都是对能力的认可。当然同时有的还有“救世”。但相比之下,前三者都是单纯的能力影响,而“救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低概率性:世界陷入毁灭的边际。
斯科璃尔对于这种相当依靠概率性的东西并不喜欢,而且如果要成就“救世”就坚决不能跟“灾厄”扯上关系。
而这个时候听到齐征说自己有成就“灾厄”的资质,这几乎是相当高的评价了。虽然表面上对斯科索普不客气,但是斯科璃尔很清楚自己的兄长含金量如何。
“那现在呢?”之前夸得这么夸张,让斯科璃尔心底有些不怎么好的预感。
“现在?泛泛之人。”齐征摇了摇头:“你已经走错路了,最少你走到了一条不适合你而且很浪费时间的路。”
“你怎么知道我走错路了呢?毕竟我才刚刚走上去。”对于“泛泛之人”这个评价的不爽,以及这两天下来的习惯,斯科璃尔习惯性反驳。
“他确实没办法确定你最适合走哪条路,我也不知道。但现在,我跟他都很确定,如果你继续按照这条路走下去,那么你基本上就没救了。”安克格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顺带一提,安克格是九转,想要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确实不难。
“老师?”斯科璃尔有些惊讶:“您也是这个看法?”
“没错。”安克格走到书房的主位,隔着一张方桌看着斯科璃尔。他来了之后这里的书籍开始不间断地增加。伏迩博勒周边最近的商人越来越多,想要买点书什么的还是很方便的。虽然有灵通器这种超级u盘,安克格还是更喜欢实体书。用他的说法翻阅实体书的时候能够让他平静自己的内心。
“我想我必须要听一下了……”斯科璃尔想了想,只有齐征说的话她还能以为这家伙估计是有什么歪点子了,但如果安克格也是这个想法,那真的值得她好好思考一番。两天的接触下来,斯科璃尔很准确地发现,安克格不光能力强,对于“教育”这件事的认真程度也同时超乎自己的想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