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忧心忡忡,他一直以为,历史上是六月,那么这个事就会在六月发生。
他虽有焦虑过,烦躁过,但想清楚一些细节,又提醒李建成后,就没有之前那么上心过,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李承宗很是自责,很想扇自己几巴掌,明明没有确定的事,为什么要自以为已经确定,明明可以多做些准备,为什么要去弄其他的。
那些东西,完全可以等度过玄武门后去做,为什么偏要这个时候呢!
李承宗忽然发现,自己依然是秉承着前世的性格,与这里,格格不入,不愿意去融入。
李承宗想了很多,也是意识到在这里,若是还保持着前世的性格没有改变,说不定哪天自己也会遭遇不测。
如今,唯有改变!
来到这个时代,虽是一个‘小人物’,但总得做些什么。
想了又想,李承宗觉得,只有度过这个难关,才能好好玩乐,才能有机会改变大唐。
然而李承宗不知道的是,正是他这几日的所做所说,才会导致李建成更加收到李渊的青睐。
李渊下定决心,放权给李建成,恰恰就是因为李建成带去的土豆。
李渊本来只是听李承宗所说,虽然很有期待,毕竟没有亲眼见到,仍然心存疑惑。
见到之后,心中又更是相信,只待证实真能亩产三十石,这位置,将来交给李承宗又如何!
爱屋及乌之下,对于李建成,也是宽容了很多。
对于李建成提议解除李世民军权,李渊心中无奈叹气,如今既然确定了李建成,也就同意了解除李世民军权的提议。
李渊心中对李世民的愧疚无人知晓,但李建成却很是高兴。
才有了李承宗现在听到的这一幕。
李建成看着眼前李承宗,从最开始的迷茫,不安,慌乱,到害怕与恐惧,心中莫名神伤,在看到李承宗现在眼中的坚毅与坦然,又是感到欣慰。
这一刻,李建成觉得李承宗成长了,升华了。
“知道为父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李承宗看了看李建成,忽然发现,这人与历史中记载的,区别有些大了。
看着一脸笑意的李建成,李承宗想法万千,却是沉默没有回答。
李建成丝毫没有在意,看了一眼李承宗,自顾说着。
“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因为我想看看,你二叔到底会不会做你所说的事,秦王府以及底下众人,包括那常何与宫内,皆是已经安排下去,李艺那里更是安排了五百精锐过来,另外再准备招募两千人为卫率,你三叔还有两日就会回来,现在知道了吗?我也很期待你二叔究竟会怎么选择呢!”
李承宗还是沉默,他忽然觉得,自己是最早意识到问题的,准备却没有做多少,反而李建成是准备充足。
虽然许多事,都得需要李建成来做,但他自己那五百死士,过去几天了,还没有放出来,许多想到的事情仍然还没有去做。
这就是差距啊!
这点还是得向李建成学习才行。
“爹,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看着一脸严肃,难得认真的李承宗,李建成也难得的没有调侃,也满是认真。
“北镜传来情报,突厥有异动,向北镜频繁增兵,应是会有动作,估计是看到大唐初立,仍然动荡不安,想试试我大唐的斤两,若是突厥来攻,为父想让你三叔领军,再以秦王府将领为将,你觉得,你那二叔会如何?”
李承宗双眼陡然睁大,这特么不就是李世民发动兵变的根本原因吗!
而且,李承宗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在北镜的,就有李神宗,还有罗艺,两人都是被突厥战败后,李渊才决定增兵北镜的。
如果提前安排这些,李世民提前发动兵变,倒是这里事定,似乎似乎也能解决突厥联合南下。
李承宗突然觉得,既然这事早晚回来,不如早点来!
这几天他在准备一番,加上李建成的布置,李承宗真的不信,还会翻车。
不过,对于李元吉领兵,李承宗却是忧虑,那货能当指挥?
或许冲锋陷阵更适合李元吉一些。
“老爹,突厥南下意图南下的消息,二叔那里应该也能知道,爹你不如抓紧行动,先调开房玄龄与杜如晦,在散播一旦突厥南下,便由三叔领军,征辟二叔府上将领为将的消息,看看二叔究竟会如何,二叔要是想兵变,只有身边人手都在的时候才行,不然,过后即便他想,身边也没有人了!”
李承宗现在只想一心让玄武门之事早日发生,既然不可避免,早点发生,让李世民少一些准备,不仅能增加成功率,还能阻止历史中发生的渭水之盟。
一举两得!
至于李元吉领兵?过后再说了!
若是眼前这关都过不去,考虑后面也没用了!
李建成满是欣慰的看向李承宗,这点,也正是他所想的。
这几步,一旦实施下去,如果李世民承受,没有发动兵变,以后便再也没有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