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有个人,才小声的说道,
“其实俺都没好意思说,这两天早饭晚饭尽是肉,我都...都吃腻了,觉得油太大了,人都不舒服起来。
哎,也不是个享福的命啊,吃点肉就这样了。”
这人话一出,另一边就立刻有人也接过话头了。
“俺也不知道为啥...俺也是,俺甚至还拉肚子了。”
随后人群便响起一阵嗡嗡议论声。
看来大家其实都有这种情况。
徐恒生却是笑着说,
“你们觉得腻很正常,总是吃油大的东西,也没有解腻的茶水,这其实再正常不过。”
“总之,就算凡事不能过量,如果让你们把这些肉,分散到以后的日子,每天可以少量吃一点,我想...
大家肯定都很乐意吧?”
众人听的很认真,全都在不断的点头。
“所以,我打算做酱,做牛肉酱马肉酱,做多了吃不完我们还可以卖给周围的人。”
“只要价格合理,我觉得这会是很好的收入来源。”
徐恒生再次笑道,
“你们上一次有人还问过我,很担忧农场撤离了军队,又没有收入支撑,这要怎么办...你们看,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这酱,老爷你做你卖,这收入来的钱,又跟我们没啥关系啊。”
就在一片安静中,有人提出了这么个犀利的问题。
徐恒生身为农场的主人,这农场里的东西,原本就是全部属于他的。
他们这些农人,其实只是需要交租的佃户而已。
有的人分工到种地,有的人分工到侍弄大牲口。
每年的收获,在以往都是需要每十成里交出六成的。
在抵抗突厥这种和性命相关的事上没人敢摸鱼。
但别的事上,消极怠工是可以想到的。
徐恒生不慌不忙,对大家笑道,“这个问题问的好,就算你不问,我也是要和大家说的。”
“大家都知道,黄豆的市价是五铜钱十斗。”
“但这用黄豆做出的豆腐,一铜钱五块。和手掌大小与手指同高。”
“这价格无论是你们,还是旁人,我也都打算定这个价。
到时候你们是自己出去卖也好,或者是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上门买也好,完全可以自己定价,这是不是就有赚头了?”
徐恒生把自己早就想好的计划说出。
眼下是冬天,家家户户除了备着的大白菜或者晒干的萝卜咸菜等,就没有别的菜吃。
这个时代的大梁,有些蔬菜作物是没有的。
而且除了醋酱油还有一些很昂贵的调料香料外,别的辣椒之类是没有的。
所以这个季节,弄点炖豆腐烧豆腐之类的,肯定销路特别好。
这样的价格,普通人家隔三差五的,也能吃得起。
而且让他们自己卖,赚到的钱,也都是他们自己。
这可是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的便利事。
众人听到徐恒生这么说,便也不再说话,准备听老师的,试试看。
反正他们也没吃过这豆腐,也就偶尔听人说过。
在这边境小县城,本来就物资贫乏,大家艰苦日子过惯了,只要不是饿肚子的活。
他们都乐意干。
而且这冬天在以往,天寒地冻,也只能闲在家里白白消耗粮食。
能多出个赚钱的活,也挺好。
说干就干。
徐恒生当天晚上,就把仓库里堆满的豆子拿出,指挥着众人将豆子放入木盆里浸泡。
“每家都可以派人来领豆子,这第一次开工,你们可以自由挑选适当的豆子,完全免费,当做你们的工钱。”
“但从第二次开始,你们就要按照每十斗黄豆五文钱的价格,来我这里买。”
徐恒生顿了顿,见周围的人全都停了动作,便又继续说着刚才没说完的话。
“不想花钱,也可以用豆子来换,十斗豆子五文钱,就是三十块豆腐。”
听到这话,众人才放下心。
这年头大家真的都没多少钱,就是县城里有小摊贩做买卖,也有很多以物换物的交易形式存在。
再说他们也都知道,这农场里的东西,毕竟都是自家老爷的,能有第一次白送,他们已是很知足了。
毕竟这老爷那可是真的大方,先不说前两天的让大伙敞开肚子吃肉。
后来又每户人家分得三十斤肉,这下好了,连过年的大头都省下了,眼看还有十来天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很安心。
并且隐约的还觉得,有了这样一位新老爷,这以后的日子,肯定是会越过越好了。
眼看春节没几天,徐恒生也挺着急。
自己离开家里那几个小孩子,算算大概也有七八天了。
他原本是打算先过来看看,安顿好再把人接过来。
却被突厥人给打乱计划了。
眼下突厥人丢兵弃甲的跑了,看起来这是能过个安稳年了。
徐恒生就想着赶紧要去接人了。
自己上次去草原也是把弟弟妹妹们都丢在家里,这次到边境也是。
虽说这大梁也和历朝历代一样,孩子七八岁就很能帮大人们跑腿捡柴干活。
更何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来岁就能抵得上半个劳动力。
十五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结婚。
因此,在别人看来二娘已经可以物色丈夫准备让人说媒的年纪。
但在徐恒生这个现代人看来,不到十五岁的二娘,其实也只是上初中的年纪。
因此,徐恒生打算等这第一批豆腐做出来后。
他就赶回紧水村接人。
顺便可以让农场这些人,先尝试着去销售一波,积攒一下经验。
正好等他回来,再根据大家反馈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而且,这些人一听到徐恒生说,只有这第一次才可以免费随意取用黄豆。
抱着反正做一盆也是做,做两盆也是的做的心情。
这农场的三四十户人家,几乎每家都弄了满满两大桶的黄豆浸泡。
徐恒生笑着没说话。
大家这么有积极性,想赚钱,就是好事。
这才是良性循环。
黄豆经过浸泡,第二天天刚亮,各家各户就已经带着泡好的豆子,争抢石磨了。
农场里的石磨有四个,平常日子里,倒是绰绰有余。
但却完全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喜欢我在古代当大厨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在古代当大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