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杨毅的身影再度掠过斩妖阁山门。
途经护城河时,他顺手收拾了那窝作祟的酒坛怪,这才心满意足地朝镇南关疾驰而去。
当杨毅再次抵达镇南关时,夜色已深如浓墨。
他没有前往万魂深渊,而是朝着相反方向疾驰而去。
贴着嶙峋山脊低空飞行,身形几乎隐没在群峰阴影之中。
在这等凶险之地,稍有不慎惊动了某些沉睡的庞然大物,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他终于来到此行目的地:一汪沉寂得令人心悸的深潭。
潭面平滑如镜,不见丝毫波纹荡漾,仿佛一块精心打磨的墨玉镶嵌在山坳之中。
扑通!
杨毅毫不迟疑地纵身跃入。
刺骨的寒意瞬间穿透肌肤,饶是以他的强横体魄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潭水绝非寻常,寒意中透着诡异的灵力波动。
他默运真气护住心脉,如游鱼般直潜潭底。
在茂密如发的水草丛中,隐藏着一个几不可察的黝黑洞穴。
杨毅耐心搜寻多时,终于拨开那些随水流摇曳的墨绿色长草,露出洞口真容。
他双手灵巧地拨开纠缠的水草,身形一闪,便钻入了洞口。
洞内温度骤升,随着深入,四周逐渐干燥。
待到最深处,已然不见半点水迹。
在洞窟尽头,静静停放着一尊莹润如玉的棺椁。
玉棺晶莹剔透,宛如冰雕,在幽暗的洞窟中散发出淡淡的、柔和而神秘的荧光。
透过晶莹的棺壁,隐约可见一道明黄色的娇小身影。
正是那承载前朝幼帝的玉棺!
令人惊异的是,它竟出现在距离万魂深渊数百里之遥的此处。
杨毅对此却毫不意外,显然此行就是专程为此而来。
他急切地迈步向前,却在即将触及那莹润的棺盖时,猛然间停下了脚步。
略一沉吟,后退数步来到洞窟东南角,从怀中取出一支红烛稳稳插在地上。
烛火“嗤”地燃起,在幽暗中跳动明灭。
这是地球人的仪式感。
确认烛火稳定后,他这才重新走向玉棺,双手缓缓搭上棺盖……
此刻杨毅所行之事,正是与前朝老宰相的约定。
老宰相深知复国无望,自己灵智也将消散。幼帝虽沉睡数百年,复国时机却依然渺茫。
临终前,他只求杨毅能为幼帝寻个安身之所。
起初杨毅确有顾虑,这孩子虽看似人畜无害,但身份实在特殊。
若他日后再起复国之念,自己难免受牵连。
老宰相却让他宽心:漫长的冰封已让幼帝失去所有前尘记忆。只要不告知其身世,他便只是个普通的孩童。
思虑再三,杨毅终是应下。
此事天知地知,只要幼帝安分度日,收养个孤儿也无伤大雅。
这便是二人的约定。
老宰相临消散前,将此处位置告知杨毅。
原来当年逃至镇南关后,他便暗中备下这条退路,只为有朝一日能将幼帝平安送出。
在秘境崩塌的最后一刻,这条后路终是派上了用场。
杨毅此举确实冒险。
往轻了说是行善积德,往重了说可是窝藏前朝余孽。但老宰相宁死不助妖族,这份气节令人钦佩。
这份人情,杨毅觉得该还。
莹莹玉棺前,杨毅双手结印,按老宰相所授法诀缓缓印上棺盖。
哗——
霎时间华光大作,棺盖应声而开。
露出其中沉睡的小小身影。
数百年冰封,小朋友容颜未改。粉雕玉琢的小脸上还带着稚气,瘦小的身躯裹在宽大龙袍中,颇有几分故作威严的可爱。
呼吸均匀,仿佛只是寻常酣睡。
只是这一梦,跨越了数百年光阴。
杨毅并未急于唤醒他,而是细心地为其换上备好的粗布衣衫,再将换下的龙袍轻轻放入棺中,随即释放龙炎,将龙袍焚得一丝不剩。
那玉棺材质非凡,竟在烈焰中坚持良久。
杨毅看得心疼。
这等宝物若是变卖,定能换不少灵玉。
但此物特征明显、来历不凡,容易被追溯根源,惹来祸端。
若说留着自用……
自己还年轻,倒也不急这一时。
待所有痕迹处理妥当,杨毅才带着孩童破水而出。来到南疆一处无名山谷,将幼帝轻轻放在草地上。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踢了两下,见孩童毫无反应,便轻轻拍了拍他稚嫩的脸颊。
脱离玉棺封印,孩童终于从漫长沉睡中苏醒,缓缓睁开双眼。
眸中清澈见底,却满是懵懂。
“醒啦?”杨毅温声问道。
“嗯?”小男孩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眼中还带着沉睡数百年的混沌与茫然。
“你被妖兽追赶,失足坠崖,是我救了你。”杨毅面不改色道。
“啊?”小男孩摇摇晃晃站起身,环顾四周,稚嫩的小脸上渐渐浮现出几分了然。
“你还记得家在哪里吗?我可以送你回去。”杨毅温和地问道,试图引导他回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