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喆躬身之后高声唱道。
几番问答之后,杨纂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然后由县丞记录。
登闻鼓这种案件,虽然要经过他,但做决定的确不是他。
等到县丞拿着文表告退之后,杨纂放松下来,对着蔡志华拱手示意了一下。
身为被告,蔡志华现在心情很糟糕,但却信心满满,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章可依。
只不过是烂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与他相比,罗喆也是稍微有些把握的。
虽然不通唐律,但是自己的行为顶多是街边小贩,过往胡商,总是有漏可以钻的。
最大的忧虑是人治,但这也是依仗之一。
没过多久,至少罗喆是这么觉得的,县丞带着军士来到县府。
为什么说是军士,因为身披鱼鳞甲,腰挂大刀,手握长矛,和街使有着很明显的区分。
看到他们,陈伯等人慌了。
军人大义?
没有的,他们眼里只有钱、粮和女人。
所以陈伯看到军人的反应不是安心,而是害怕。
“陈伯莫怕,今日之事,罗喆一力担之。”
罗喆不止要安抚陈伯他们,怀里的幺娘也是瑟瑟发抖。
轻轻拍打着幺娘的背部,罗喆对杨纂说道:“杨明府可否帮忙照看一番。”
陈伯面露苦涩,似乎对自己有些不甘。
铁牛更是咬牙切齿。
对于罗喆的要求,杨纂没有拒绝就让人安排陈伯他们入二堂别间看管。
随后,杨纂与罗喆还有蔡志华一起随着军士一起离开。
这是要入皇城了。
随行军士便是金吾卫,而刚才县丞是向上递交表文,之后直接传达到朝堂。
民告官可不多见,更何况是勤政的李世民呢。
因而过了三省就直接呈到了御案之前了。
跟着金吾卫,来到皇城前,这里的城墙与外城的城墙截然不同。
看上去更加坚固,而且整体更加雄伟。
高大的城墙上面是庄严的箭楼,而箭楼之下便是三个门道。
中间门道上方刻有“含光门”三字。
拱卫大门的解释英武的军将,远非外城可比拟。
金吾卫将人带到,核对鱼符,守将就没再阻拦。
过了含光门,罗喆看到很多穿着青衫官服的胡人以及各种官员来回奔走。
所在的建筑也都是府苑制,灰白的石砖整齐地划分着各自的办公地点。
虽然有人会好奇看向罗喆的队伍,但绝对不会过多滞留。
经过几个路口之后便是一条石砖铺垫而成的大道,对面则是宫城。
宫城的守备更加严肃,将士站如雕塑,对于未踏进自身守备范围的人置若罔闻。
罗喆一路上好奇地张望,很明显,这些将士的装备比外面的更完备,而且更加精致。
那枪尖在阳光的反射之下如同灯泡一样闪闪发光。
只记得路过了三四道城门之后,罗喆等人来到了重明门。
这次进入便要经过搜身。
除了用手触摸外,将士还用一块黑色块状物在身上来回扫描。
这个应该是磁铁,因为罗喆看到它能吸附起铁制器具。
经过了几道门禁之后,就能看到显德门了。
在它后面,就是如今皇帝办公的地方了。
一开始,罗喆觉得奇怪,皇帝不应该待在皇宫的中间吗?
现在也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
到了显德门,就有穿着青色袍衫,头戴黑色幞头的内侍等候。
而这个内侍明显是在等罗喆的。
原因很简单,预防殿前失礼。
罗喆面带微笑,听得很认真,相比于周围人对内侍的蔑视,罗喆比较觉得他们是群可怜人。
在这个讲究孝道的世道里,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对自己的子孙根无情呢。
更何况这个小内侍看上去年纪和自己差不多。
罗喆的态度让小内侍大有好感,就像一条受够欺负的狗,只要有人赏赐一块骨头,就流着哈喇子,摇着尾巴。
等到内侍讲解完回去通报之后,罗喆便能踏入显德门了。
显德殿并不是很气派,至少从规模上来说,小了。
但是由白玉石铺成的道路无不透露出皇家的显赫。
三大五粗的禁军冷眼看着罗喆。
走过空地,踏上白玉石砌成的台阶,也没几道,就来到殿门口了。
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这有点寒酸了。
殿门不大,镂空雕琢,沉重却又华美。
按照内侍所说,听到通传之后,罗喆走进殿门。
刚一入殿,罗喆惊呆了。
满朝诸公,坐着上朝。
要说下面和上面的区别,就是皇帝的椅子比较大,还有靠背。
但整体跟凳子相似。
方才听内侍说注意站姿和步伐,现在罗喆明白了,大佬是坐着的。
最上方的不用多说,看着明黄色的衣服,就知道是皇帝了,而下面花花绿绿的朝臣多是紫色和绯色。
没有多少人将目光投向罗喆。
毕竟民告官对他们而言,是挑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