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先做了回答:“士兵裁撤方案已经出来了,经过我们的统计,将裁撤年龄定在二十八岁,这样留下的士兵大概二十万左右,和我们预期的规模相同。这两年我们就不征召新兵了,以后我们会优先征召年轻的士兵,逐步将年纪大的士兵退役,准备把年龄上限控制在三十岁以内。”
“目前已经裁撤了十万左右的士兵了,都已经安置完成了,主要是安置在各地的治安队伍里,以及宁州的大牧场里了。”
蔡邕也说道:“大牧场缺人,这些青壮的到来倒是充实了人口。大牧场有许多各部族胡人的妇女,都是孤身没有家庭的,以后可以考虑让他们通婚,组成家庭,留在大牧场。”
荀彧继续说道:“还有十三万的士兵,年内会陆续裁撤完毕,妥善安置。”
吕布很满意大家的办事能力,说道:“士兵裁撤的事,你们做得很好,就这样继续做就可以了。至于相亲会的事,你们也说说看法。咱们以前也没搞过这个,你们多出点主意,别让这事搞砸了,那就闹笑话了。”
钟繇就应道:“我两个女儿都在学习社里呢,她们回来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不过听她们说,这相亲会是女方挑男方,这还好,我可不想我的两个女儿被不喜欢的人抢了去。”
蔡邕苦着一张脸,也跟了一句,说道:“我的两个女儿也在学习社里呢。”
吕布安慰道:“伯喈啊,不必担忧。两位千金要是有意思,就来参加,要是不愿意,不来就是了,都是自愿的,凭自己心意就是了。如果有看上的好男儿,跟我说一声就行,我保证让两位千金如愿,不会让别人抢了去。”
钟繇就说道:“我的女儿也要有优先权,没看上的也就算了,要是有看上的,可不能让人抢了。”
荀彧在边上看热闹,他已经结婚了,孩子都有了,只是还小,所以这次相亲会没他什么事。
蔡邕说道:“不是什么优先权的事,我的小女儿吧,我是不担心的,聪明伶俐的,肯定能嫁个好人家。我的大女儿吧,情况有些特殊,年纪大了,怕是不好办啊!”
几人都沉默了。蔡家大小姐的事,其实都赖河东卫家。
当初蔡文姬嫁给卫家的嫡子卫仲道,没想到次年卫仲道就死了。卫家不想留着蔡文姬在卫家分家产,就把蔡文姬送了回去。
这也就算了,过分的是卫家为了替自己开脱,满天下的宣传蔡文姬是个克夫的命,硬是把蔡文姬的名声给败坏了。
如今,蔡文姬算起来才刚满二十,还是正青春的年纪,重新嫁人,重新开始生活,正是时候,只是因为被卫家败坏名声的缘故,却是很难觅得如意郎君了。
蔡文姬好歹也是一代大儒的女儿,大家闺秀,自身又博学多才,怎么也不可能给别人做妾。
但是要找一个有资格取她为妻的,身份地位都配得上的,还要年龄差不多的,没结过婚的,又不嫌弃她的名声的,很难。
在这个时代,男女一般十四五岁就结婚了,如吕布这样二十岁了才结婚的已经是少数,如赵云这样二十多了还没结婚的,就更少了。
所以,二十岁左右,还没结婚的世家大户的子弟,配得上蔡文姬的,还能不嫌弃她的名声的,几乎没有了。
蔡邕为自己的女儿寻访了几年了,都没遇到一个合适的。
蔡邕是希望自己的大女儿再嫁个好人家的,总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年纪轻轻的,就要孤苦伶仃地过一辈子。这个年代,女人家再嫁,是很平常的事。
吕布想了想,说道:“吉人只有天相,伯喈不必太过担忧。这次相亲会不妨让蔡大小姐来看看。如果没看上的,也就算了。如果有看上的,跟我说一声,对方要是答应了,也就罢了,对方要是不答应,我自去和他讲道理,保证他心甘情愿地答应。”
蔡邕看了吕布一眼,觉得吕布的话不靠谱,就说道:“对方要是不答应,主公又能怎么办呢?强逼着他答应,又有什么用?我女儿就是嫁过去了,又有什么好日子过呢?”
吕布说道:“总得试试嘛,事在人为。蔡大小姐如果真的有心仪的如意郎君,我们试一试,也许就成了呢?这事包我身上,我很擅长讲道理的,必定让对方回心转意,心甘情愿。”
吕布心想,就蔡文姬的相貌与才华,只要她想嫁,谁会不愿意娶呢。如果那个人不愿意,十有八九就是介意蔡文姬克夫的传闻,到时候威逼利诱一下,保证对方乖乖就范。
蔡邕叹息一声,只觉得心累,自己的大女儿明明这么聪慧、这么乖巧、这么漂亮、这么温柔,全是优点,没一点缺点,为什么命这么苦呢?难道真的是天妒红颜,我的女儿太优秀了,遭了天妒了?
吕布从郡守府里回了家,已经是中午了,学习社的姑娘们都回去了。
吕布特地和严氏貂蝉两人提了一下蔡文姬的事,让两人多关心一下。
十月初一,上午辰时,封王庆典准时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