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李二共有三位嫡子,目前来看,这三人皆有登上帝位之可能。若房俊有幸成为李治的恩师,待到李治君临天下之时......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卢震的面色愈发沉重起来,他心中原有的一丝侥幸此刻也荡然无存。李治即便日后无法登上帝位,但身为最尊崇的亲王,其地位依然显赫无比。
而房俊作为他的老师,自身身份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再凭借着房家庞大的关系网,将来在朝堂之上,房俊必定拥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实在未曾料到,那位曾被众人戏称为'长安三傻'之一的房俊,竟然能在短短一年内取得如此惊人成就,着实令人心生畏惧!"
卢震无奈地叹息一声,缓缓垂下头颅,此刻连丝毫逃跑的念头都不复存在。显然,他已深刻认识到自己与房俊之间的巨大差距。
与此同时,房俊正全身心投入于肥料厂的繁忙工作之中。鱼骨等原料源源不断地送入炉灶加以煅烧,产生的灰烬则持续被清理出来并封装入袋。
然而,在这个时代,麻袋这种物品异常珍贵,毕竟它需要纯手工编织而成。为了筹集到足足一千只麻袋,房俊可谓费尽心力。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特意兴建了一座工坊,专门用于生产麻袋,以满足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
麻袋这种简单实用的物品,无论是在激烈的战场还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既能被用于构筑坚固的防线,又可充当装载各类物资的容器。
自从发明出高效的肥料后,房俊便计划让麻袋走进千家万户,借助肥料的推广,逐渐融入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为他们带来更多便利。
然而,当尉迟宝琳看到房俊打算用珍贵的麻袋来盛装那些灰烬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烦闷。
"小三,你真打算用麻袋装这些灰烬?" 尉迟宝琳瞪大眼睛问道。毕竟,在这个时代,麻袋属于相当昂贵的物品,如此浪费实在令人费解。
面对尉迟宝琳的质疑,房俊却显得淡定自若:"没错啊,这些灰烬可绝非寻常之物,如果运用得当,今年的农作物收成将会比以往高出数成呢!"
在房俊眼中,用麻袋装这些灰烬并无任何不妥之处。甚至,他认为这只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未来也必将成为一种常态。
"小三,我看你是发疯了吧!就凭这些灰烬,还能提高产量?" 尉迟宝琳满脸狐疑地摇着头,表示难以置信。
对于尉迟宝琳的怀疑,房俊并未过多辩解。因为这种新技术涉及到复杂的科学原理,一时半会儿确实难以说清。所以他只是微笑着回应道:"信不信由你,咱们走着瞧便是。"
化学这种高深莫测的学问有几个人懂得呢?农家那些独门秘技又有谁了解呢?更别提什么元素之类的说法了,根本没人听得明白。
若是房俊在大唐提起这些,简直就是白费力气,无异于对牛弹琴。
尉迟宝琳心里很清楚,自己又被房俊给小瞧了。每次房俊不愿解释时,那就意味着就算解释了,他也理解不了。
于是尉迟宝琳忍不住问道:“小三啊,那对于卢震这个家伙,你打算如何处理呢?就让他一直这么跪着吗?”
房俊却毫不留情地回答道:“我在等一些人,他只是来得比较早罢了。”
听到这话,尉迟宝琳顿时愣住了,完全摸不着头脑。他实在想不通房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尉迟宝琳好心提醒道:“小三,你这样做可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哦!”
然而,房俊却一脸无所谓地看着尉迟宝琳说道:“他都已经派人来暗杀我了,难道我还要害怕得罪他不成?况且,如果我跑去讨好他,日后遭遇的刺杀恐怕只会更多。”
尉迟宝琳听后咧开嘴笑了起来:“嗯,确实如此,这些人就是专挑软柿子捏。一听说你当上了武王,立马就赶来道歉求和了。”
“行了,别废话了,初步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这么干,你负责生产,我去休息一下。”房俊迈步离开。
尉迟宝琳满脸愁容地抱怨道:“小三啊,你才在外头站那么一小会儿,怎就喊累要歇息啦?我可是......”
然而,房俊并未理会他,自顾自地寻了块平坦之地,搬来两块石头垫于身下,便开始闭目修炼起来。
不知为何,近来房俊心中总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仿佛有巨大的危险正在步步逼近。“真搞不懂究竟是被谁给盯上了,难道说太过有才华也是种罪过吗?”他暗自思忖着。
这时,薛礼匆匆赶来禀报:“都尉大人,又有几个人到了,此刻正跪在院子里呢!”
只见那几人身着华服,显然皆出自富贵之家,但此刻却恭恭敬敬地跪在房俊的房门口,场面颇为怪异。
薛礼难掩兴奋之情,毕竟眼前这一幕实在让人觉得畅快无比。
房俊嘴角轻扬,似笑非笑地问道:“先前那帮参与刺杀我的家伙,现在来了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