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诗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招募识字的教习来培训纺织工人,成本高的惊人。
按照柏宇轩最初的设想,培训成本应该控制在总收益的一成之内,可如今看来,几乎要占到三成。
即使新式纺织机效率再高,利润空间也被大幅压缩。
柏宇轩联系了几家私塾的先生,得到的报价都让他咋舌。
“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柏宇轩将报价单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
更让他头疼的是工人们的学习进度。
这些工人大多世代以纺织为生,却从未接触过如此复杂的机械结构。
尽管教习们已经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但对他们来说,依旧如同天书一般。
王纺织工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对着新式纺织机上的零件,愁眉苦脸地挠着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根轴是干啥的?这块板子又往哪儿插?”
几天的培训下来,工人们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
看着他们茫然的眼神,柏宇轩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柏宇轩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转头对南诗雅说道:“看来,得用些非常手段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叠图纸,上面画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和符号……
柏宇轩拿出的图纸,正是他根据现代机械原理,简化设计的图解式教材。
每个零件都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标注,并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即使不识字的工人也能轻松理解。
与此同时,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柏宇轩的计划。
孙原材料商,一个身材矮胖,满脸精明的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柏宇轩的工坊。
“柏大人,听说您最近搞了不少新玩意儿啊!”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
孙原材料商一直是县城纺织业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柏宇轩的改革触动了他的利益,他担心新式纺织机普及后,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会减少,自己的生意也会一落千丈。
“孙老板说笑了,不过是些小打小闹,不值一提。”柏宇轩不动声色地回应道,心中却暗暗警惕。
“柏大人,小的在县城里也做了几十年生意了,有些话得跟您说道说道。”孙原材料商凑近柏宇轩,压低声音说道,“这新玩意儿,可不是那么好搞的。您要是执意如此,小的也只好另谋出路了。”
说完,孙原材料商便拂袖而去。
不出所料,接下来的几天,原材料供应量骤减,工坊的生产陷入了停滞。
柏宇轩明白,孙原材料商这是在给他施压,逼他放弃改革。
然而,柏宇轩并没有被吓倒。
他想起自己航海时带回的一些特殊植物纤维,这些纤维的韧性和弹性都远超普通的棉麻,一直被他储存在仓库里,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他立刻安排人将这些纤维进行加工,并将其添加到新的纺织工艺中。
新的原材料不仅解决了供应问题,还大大提升了布匹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材料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降低了对工人技术的要求,也变相地降低了培训成本。
柏宇轩将新材料和图解式教材结合起来,开始对工人进行新一轮的培训。
“诗雅,帮我把这些教材分发下去。”柏宇轩将一摞图纸递给南诗雅,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好戏,才刚刚开始……”
南诗雅接过图纸,巧笑嫣然,眼波流转间,尽是聪慧灵动。
她走到工人们中间,并没有像教习先生那般高高在上,而是蹲下身子,用温柔的声音,如同春风化雨般,将图纸上的符号和颜色一一讲解。
她时不时地用手比划着,用生动的例子解释着复杂的机械原理。
一些年纪大的工人,甚至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露出腼腆的笑容。
柏宇轩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两人通力合作下,一部分工人逐渐掌握了新式纺织机的操作方法,生产效率也开始稳步提升。
王纺织工人,曾经对着机器愁眉苦脸的他,如今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他甚至开始主动帮助其他工人学习,成为了工坊里的“小师傅”。
第一匹采用新材料制作的布匹从机器上缓缓而出,光滑的质感,鲜艳的色彩,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消息传到刘工坊主等人的耳朵里,他们原本轻松的神情顿时凝固了。
刘工坊主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怎么可能?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他喃喃自语,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另一个工坊主则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拳头紧握,指节泛白。
柏宇轩并没有急于扩张,也出乎意料地没有对之前阻挠他的刘工坊主等人落井下石。
相反,他派人送去请柬,邀请他们来参观自己的工坊,并观摩工人们使用新式纺织机的全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