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李善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街上有人散播谣言,说我们的点心里加了蒙汗药!"
苏青柠神色不变:"胡先生来得正是时候。"
胡先生放下茶杯:"苏老板此话怎讲?"
"很简单。"苏青柠从柜子里取出一叠文书,"这是我们采购的每一味药材的来源证明,全都是从宝芝堂进的货。另外......"
她又拿出一本账册:"这是每天的制作记录,包括用料、火候,都有详细记载。胡先生不妨过目。"
胡先生翻看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苏老板果然做事周到。只是,这些谣言......"
"就让他们说去吧。"苏青柠胸有成竹,"过几日便是枢密院大人的寿宴,到时候自然真相大白。"
"哦?"胡先生来了兴趣,"苏老板有何打算?"
"胡先生稍候。"苏青柠起身入内,不一会儿取出一个精致的食盒,"这是我特制的一款点心,请胡先生带回去给老大人尝尝。"
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是一方晶莹剔透的糕点,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是......"胡先生仔细观察。
"'延年糕'。"苏青柠解释道,"用人参、枸杞等温补之物调制,最适合老年人食用。而且......"
她微微一笑:"这些原料,无一不是药食同源之物,任谁也说不出什么蒙汗药来。"
胡先生恍然大悟:"妙极!如此一来,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不止如此。"苏青柠又道,"这糕点一经入口,便能感受到温和的滋补之效。让老大人先尝尝,若是觉得合适,寿宴当日就用这个做主点心。"
"好主意!"胡先生击掌赞叹,"苏老板不但手艺高明,这份心思更是令人佩服。"
夜幕降临,街上的喧嚣却不见消停。荣华楼的人在暗中煽动,不少人围在店外指指点点。
"师傅,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李玉竹担忧地望着窗外。
苏青柠却岿然不动,继续准备明天的原料:"你可记得我教你的第一课是什么?"
"记得。"李玉竹想了想,"师傅说,做点心要讲究'避实就虚'。"
"没错。"苏青柠手中的刀继续均匀地切着药材,"这做生意也是一样。对手来势汹汹时,未必要硬碰硬。"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只听有人高声喊道:"大家快来看啊!御医院的孙大人来了!"
店门口,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在几个随从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可是苏老板?"老者开门见山地问,"老夫是御医院的孙进。"
苏青柠连忙行礼:"孙大人光临,小店蓬荜生辉。"
"免礼。"孙进摆摆手,"老夫听说你这里的点心加了蒙汗药?"
外面的人群顿时噤声,都竖起耳朵听着。
"孙大人明鉴,"苏青柠不慌不忙,"小店所用之物,皆是药食同源的养生之品。若孙大人不信,这里有完整的配方......"
"不必。"孙进打断她,"老夫早就听说你这养生点心的名声。今日特来一看,倒是没想到遇到这么大的热闹。"
他环顾四周,提高声音:"诸位可知道什么是药食同源?自古以来,滋补养生之物,本就是药食不分。这苏家点心用的都是寻常药材,反而比那些加了各种香料的点心更养生。"
此言一出,外面的围观者顿时议论纷纷。
孙进继续说道:"老夫倒想问问,谁说这里加了蒙汗药?可有真凭实据?"
没人敢答话。荣华楼派来煽动的人也都悄悄退去。
"苏老板,"孙进转向苏青柠,"老夫今日来,是想讨教一二。听说你这养生点心颇有独到之处?"
"孙大人过奖。"苏青柠做了个请的手势,"请随我来后院,让小女子献丑。"
等他们进了后院,街上的风波也渐渐平息。人群散去时,都在低声议论:"原来是御医院的孙大人都来捧场,看来这点心确实不简单......"
后院中,苏青柠正在为孙进演示点心的制作过程。
"妙啊!"看完整个过程,孙进连连赞叹,"你这配方,与《千金方》中的养生之道可谓异曲同工。"
"孙大人见笑了。"苏青柠谦逊地说,"小女子不过是略懂些皮毛。"
"过谦了。"孙进捻须道,"老夫倒想请教一个问题:你这般年纪,如何能对养生之道有如此深入的了解?"
苏青柠沏了杯茶,不慌不忙地说:"说来话长。小女子幼时随祖父学医,偶然得见一本古籍,上面记载了不少养生食补的方子。"
"哦?"孙进来了兴趣,"是什么古籍?"
"那本书已经残缺不全,只记得书名中有个'食'字。"苏青柠故作回忆状,"不过里面的方子确实奇妙,将药食之道融为一体。"
孙进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倒让老夫想起一事。当年太医院藏书阁中,确实有一本《太食养生录》,据说是唐代某位御医所着。只是年代久远,早已失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