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夫妻要在东京开中介公司,准备介绍种花人来霓虹务工?
安室透心里一沉,原地踌躇片刻,等店长带着担忧地看过来的时候,开口道歉说临时有事,需要请假。
店长看便利店现在不忙,安室透又捏着手指眼含担忧,就答应下来。
“多谢店长,给您添麻烦了。”
安室透道完谢,放好工作服,快速走出便利店,坐上放在停车场的马自达。
从这家便利店路过的时候,他侧头看了眼斜前方的酒店。
这周君遥没回酒店居住,只有那六个保镖轮流到这边休息。
她和官方的交流主要靠通讯工具和保镖带话来实现,见面的次数不多,每次都更着急,催促也更紧。
不过现在的重点暂时不是她,而是要开跨国中介公司的种花夫妻。
安室透踩下油门的回到住处,检查过室内情况后,拿出纸笔,埋头梳理资料。
外国人在霓虹开中介公司,这件事本身不稀奇,工作方面的事情自有厚生劳动省负责。
霓虹现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和青年就业困难这两大问题,合法引进务工人员也算是风险对冲,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
安室透主要担心这对种花夫妻和那个组织有联系。
他在两人的身份和目的上面打了个问号。
从目前已知的线索来看,他们的行动轨迹以今年四月和十二月为节点,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今年四月之前,他们常住种花。
第二部分是四月到十二月之间,四月初在阿美莉卡,停留数天后没回国,直接开始环游世界。
直到十二月份,具体来说是一周前,两人离开非洲抵达东京。
安室透拿到的信息并不详细,无论是阿美莉卡还是种花,都不是霓虹公安能快速、高效、隐秘地获取情报的地方。
仅凭这些信息不能证明他们和组织有关,同时也不能证明他们和组织无关。
这两个时间节点太巧了。
四月份,真鄂夫妇出现在阿美莉卡的时候,武装直升机轰炸波士顿辛多拉的事情轰动一时。
十二月份之后,两人抵达东京,在东京湾潜水时发现警方一直在寻找的抢走文物保险箱的厢式货车。
紧接着,被组织列为目标的君遥对着急上火、想要用其他文物弥补损失的官方机构发出通知,说文物已经被好心人送回来了。
这种巧合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安室透在四月这个时间点上牵出一条线。
波士顿袭击案涉及政商、教育、移民等多个领域,经过各种媒体、非营利组织的宣传,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股市。
最后相关资本凭借霓虹天才泽田弘树的“生前心愿”,为股价跌到谷底的辛多拉集团打上一剂强心针。
截止目前,辛多拉集团的股价稳步攀升,虽然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平,但勉强算是走出了泽田弘树死亡的阴影。
关于两位凶手的报道,除了当时报道些击毙、过往经历相关的事情外,很快引到信仰上。
又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游行示威大讨论后,被新的消息所淹没。
太阳照常升起,人们很快忘记过去的事情。
看起来一切如常,只是作为情报人员,安室透隐约从中发现了组织的影子。
——触角深入多个领域,控制或处理重要人物,作案范围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事后不留任何痕迹。
——利诱、色诱、威胁、绑架、爆炸、枪击、车祸、中毒、“意外事件”等一切手段都可能是组织采取的方式。
和波士顿袭击案的处理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波士顿袭击案平息后,霓虹区域负责人从朗姆换成了琴酒。
这或许意味着波士顿的事情和朗姆有关。
凶手是组织的代号成员,任务是带回天才少年泽田弘树。
没想到动静闹得太大,任务又以失败告终,上面并不满意,于是让琴酒暂代朗姆。
安室透将这条信息重点标注。
琴酒。
组织里的清道夫,暗杀、除叛、清理障碍,做一切能维护组织安全的事。
之前满世界完成任务,似乎常驻欧洲。
接手霓虹地区后,没重新安插人手,而是快速收服了行动部门,接着不管朗姆是什么态度,都无动于衷。
成熟,谨慎,有种让人意外的包容?
安室透在划掉后面的评价,应该是耐心充足,伺机而动,指挥天赋绝佳才对。
这或许能证明“琴酒暂代朗姆”的观点。
收拢行动部门,控制组织在霓虹的战斗力,就相当于掌握组织在这里的一半势力。
在此基础上,琴酒只需要继续完成任务,就能稳住局势。
因此,他在十二月份的任务中,指挥寥寥几人在深夜混战中拿走东西,不仅悄无声息,还没留下任何线索。
公安后期抓到的那些泥惨会成员,完全不知道东西被掉包的事,听警察审讯还以为是头目藏得深。
他最近化身波本,多方试探,终于确定当时的厢式货车司机,就是琴酒安插的卧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