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雪拿着手机缓缓从群贤阁走出,没过几分钟,便走到了集英殿。
陡然间,一尊由两个童子像构成的雕塑映入众人眼帘。
雕像中的两个童子,一个单膝跪地,一个金鸡独立。
单膝跪地的童子,仅头顶与头两侧有一撮头发,处于垂髫之年(女童3~8岁,男童3~9岁)。
金鸡独立的童子,头发分作左右两半,拢起扎成两个形如牛角的结,处于总角之年(女童8~13岁,男童9~14岁)。
最引人注意的,是两个童子的手。
垂髫童子左手向上摊开,掌心放了三个小圆果。
总角童子右手与垂髫童子相同,左手则拿着一支树枝,树枝从下到上有三个分枝,过一个分枝,枝条上面就会长一个小圆果。
合计,三个小圆果。
叶非雪将镜头拉近,从上到下,掠过了两童子手心里的小圆果,停留在垂髫童子左手的树枝上。
【一,二,三。】
白皙的指尖隔空点在小圆果,清脆悦耳的讲解声响起。
【这三个小圆果,分别指荔枝,桂圆,核桃,它们都是圆形,就是“三圆”。】
【一联系科举,大家懂得都懂。】
【“三圆”象征着“三元”,树枝的一枝一“圆”,则象征着科举的一试一元。】
【接连在乡试考中“解元”,会试考中“会元”,殿试考中“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这座雕塑的名字,也是科举考试中最荣誉的成就。】
【在我国历史上,仅仅只有十七个人拿下这个美誉,其中文状元十四位,武状元三位。】
【虽然,但是,他们的名字现如今都鲜为人知。】
昔日佼佼者,今日无名氏。
不独他们如此,历代状元也都如此,五百多位状元,叶非雪却只记得王维,文天祥等三四人。
叶非雪深深地叹了口气,绕过“连中三元”雕塑,往集英殿里去。
想在史书上划上清晰的一笔,太难。
【众所周知,殿试是在皇宫举行,由皇帝亲自主考。】
【但,殿试具体在哪座宫殿,家人们知道吗?】
叶非雪淡淡一笑,抬手指了指头顶上方的匾额:
【共向集英殿里,玉陛听胪传。】
【集英殿,这就是北宋皇帝策试进士,也就是北宋殿试宫殿的名字。】
【除此之外,集英殿还作宴殿之用,是朝廷每年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
【它始建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初始名字是广政殿,开宝三年改名为大明殿,淳化年间改名为含光殿,大中祥符八年改名为会庆殿。】
【集英殿,是明道元年,宋仁宗当政时改的称呼。】
【因此,也成了诗词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称呼。】
含光醇德,至德才能称含光,懂不懂?一众名字中,明明是含光最佳。
宋太宗赵光义撇撇嘴,冲着侍从招手示意,侍从听令后迅速离开。
望着侍从远去的背影,赵光义扬起下巴看天幕,一脸的得意。
什么集英殿,会庆殿,大明殿,以后只有含光殿。
赵光义的破防,叶非雪一点也不care。
天幕直播间里,她已经挪动脚步进殿了。
进殿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庄重气派的府邸建筑模型,府邸上方悬挂着“尚书第”牌匾,门口竖立抱鼓。
【第,是指宅第,尚书第指的就是尚书居住的府邸。】
【前面说了,双井黄氏一族有五人官至尚书,他们分别是刑部尚书黄灏、户部尚书黄廉、户部尚书黄应、礼部尚书黄叔敖,工部尚书黄勉。】
【这座“尚书第”建筑模型,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五人建造。】
【集英殿,主打的就是一个场景模拟。】
天幕中,出现了一个皇帝在主考官员陪同下,监考巡视考场的场景。
这是集英殿西厅展示的内容,运用雕塑模拟的。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大唐国号为大周,开科时,在东都洛阳上阳宫洛成殿亲躬策士。】
【由此,殿试先河被开启。】
声音传到耳畔,李治下意识扫了一眼妻子,随即头痛地揉了揉眉心。
此时此刻,李治衷心希望天幕把他家阿耶的承受阈值?拔高亿点点后,再聊大唐,聊大唐皇帝,聊他与武则天。
要不,这纠葛经历,他怕他阿耶承受不住!他可是他家阿耶最爱的宝。
【然后,公元九七三年,即宋太祖开宝六年,殿试及唱名制度才被正式确立。】
【殿试结果出来后,皇帝会在金銮殿传胪唱名,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
【皇帝宣读名字,阁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六七个卫士再一起高声传呼。】
【以上,叫做传胪;这一天,也被叫作传胪之日。】
【当所有人的名次宣布后,状元会带领众进士拜谢皇恩,一起到长安门外看榜。】
提脚往东,一分钟后,叶非雪便抵达了东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