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华语影坛的无厘头传奇
一、早年经历:贫寒中孕育的电影梦想
1.家庭背景与童年时光
周星驰于1962年出生在香港九龙的一个贫寒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共四人。在他年幼时,父母便离异,家庭的破碎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童年的他,在狭窄拥挤的环境中成长,物质的匮乏如影随形。但即便生活困苦,电影成了他灰暗童年里的一抹亮色。
那时功夫武打电影盛行,李小龙的影片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周星驰的世界。李小龙在银幕上的潇洒英姿、凌厉拳脚,让他深深着迷。李小龙成了他从小到大的第一偶像,电影里的热血与激情,在他心中种下了电影梦想的种子。他常常幻想自己也能像偶像一样,在光影世界里绽放光芒。家庭的困境没有磨灭他的希望,反而让他在电影的幻想中找到了慰藉与力量,为他日后踏上演艺之路埋下了伏笔。
2.求学与初涉社会
中学时代的周星驰,学业表现平平,但对表演的热爱却与日俱增。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常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他尽情挥洒着对表演的热情。
毕业后,为了生计,他踏入社会,成为丽的电视的特约演员,然而这并未让他正式入行。1982年,他拉上好友梁朝伟一同报考无线电视艺员11期训练班。当时的梁朝伟对演戏兴趣缺缺,结果却被顺利录取,而周星驰只能进入训练班的夜间部。此后,他开启了漫长的跑龙套生涯,这一跑就是差不多十年。像《射雕英雄传》里的宋兵乙和梅超风的练功靶子等小角色,都有他的身影。在这段日子里,他与梁朝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这份友谊也成为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尽管跑龙套的生活艰辛且看不到未来,但他从未放弃对表演的执着追求。
3.演艺之路的萌芽
周星驰报考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过程充满波折。第一次甄选考试,他惨遭淘汰,梦想的大门似乎对他紧紧关闭。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几经周折,终于进入了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十一期的夜训班。在训练班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演技知识,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1983年正式毕业后,他被安排到儿童节目《430航天飞机》担任主持人。这份工作看似与他的演员梦想有差距,但他依然认真对待,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然而,更多时候,他只能在许多TVB的电视连续剧里出任临时演员,在一个个小角色中默默积累经验。
他曾在《射雕英雄传》中扮演宋兵甲,虽然只有短暂的镜头,但他也全力以赴。还有在一些剧集中充当背景板,或是饰演无足轻重的小配角。这些龙套经历虽然辛苦,却磨炼了他的演技,让他更加了解表演的各个环节。
直到1987年,他才有机会在《生命之旅》《斗气一族》等寥寥几部剧集里担任配角。这些机会让他逐渐崭露头角,也为他后来的演艺生涯转折奠定了基础。尽管早期的演艺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始终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二、演艺生涯:从龙套到“喜剧之王”的逆袭
1.早期积累:龙套岁月的沉淀
在早期演艺生涯中,周星驰经历了漫长的龙套岁月。在TVB的众多电视剧里,他饰演过形形色色的小角色。比如在经典剧集《射雕英雄传》中,他扮演宋兵甲,在镜头前匆匆而过,台词寥寥无几。还有一次,他成了梅超风的练功靶子,只能默默承受“攻击”,毫无表现机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角色,却是他演艺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
除了这些短暂的龙套角色,他还在电视台担任过其他工作。他曾主持儿童节目《430航天飞机》,尽管工作内容与演员主业有所不同,但他依然用心投入,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和表演天赋。
1988年,是周星驰演艺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电影监制李修贤赏识他的才华,让他出演电影《霹雳先锋》。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凭借出色的表演,他勇夺第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这个奖项让他开始受到关注,也让无线电视对他另眼相看。此后,他在电视剧《盖世豪侠》中正式担纲主角,初露无厘头风格,其口头禅“坐低,饮啖茶,食个包”成为当时的流行语。这段龙套岁月的沉淀,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为他日后成为“喜剧之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无厘头风格确立:票房神话的缔造
1990年,导演刘镇伟趁着《赌神》引领的赌片风潮,邀周星驰和吴孟达搭档演出《赌圣》。这部影片将无厘头风格融入其中,周星驰饰演的阿星拥有特异功能,在赌桌上大显身手。他的表演夸张搞笑,各种荒诞的情节和对白层出不穷,如阿星用特异功能控制骰子等场景,让观众捧腹大笑。该片票房出乎意料地高达41,326,156港元,首破香港票房纪录,也让无厘头喜剧风格开始被大众熟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