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崔婉只觉得腹部有一股温热感,渐渐地,那股温热开始在腹部散开,原本疼痛的地方似乎也没那么疼了。崔婉不禁露出惊讶的神情,苏瑶见状,微笑着说:“小姐莫急,这艾灸并非一次就能完全治愈,需坚持一段时间,方能彻底改善。”
在艾灸的过程中,苏瑶还不忘叮嘱崔婉:“小姐,平日里也需多加注意。这寒邪多因贪凉而起,日后切不可再食过多生冷之物,夏日也不可贪凉饮冷,要注意腹部保暖。” 崔婉连连点头。
第一次艾灸结束后,崔婉惊喜地发现,腹痛竟然减轻了许多。崔老爷对苏瑶的医术大为赞赏,当即表示要重金酬谢。苏瑶却婉拒道:“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钱财之事,苏瑶并不看重。只愿小姐能早日康复。”
此后,苏瑶每隔三日便来崔府为崔婉艾灸。在艾灸的同时,苏瑶还教崔婉一些简单的腹部按摩之法,以辅助治疗。“小姐,这按摩之法,可在睡前进行。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 10 - 15 分钟,可促进气血运行。”
经过一个月坚持不懈的艾灸与精心调养,崔婉的身体状况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以往,每至经期,崔婉便如坠地狱,腹痛如汹涌浪潮般袭来,痛得她冷汗直冒,只能虚弱地蜷缩在床上,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整个人被痛苦折磨得面色如纸般苍白。如今,经期再度来临,崔婉心中虽仍有一丝忐忑,但当那熟悉的感觉涌上来时,她竟惊喜地发现,疼痛程度与往昔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腹痛仅仅是微微发作,就像春日里轻柔拂过的微风,只是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不适,全然没了过去那种仿佛要将她撕裂的剧痛。崔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如此轻松地度过经期。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气色明显好转、双颊微微泛起红晕的自己,眼中满是喜悦与感激的泪花。
崔府之中,喜讯如春日惊雷,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下人们交头接耳,言语中满是对苏瑶医术的惊叹,以及对崔婉康复的欣喜。崔老爷得知女儿的状况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快步走向崔婉的闺房,步伐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与欣慰。推开门,看到女儿正精神奕奕地坐在那里,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崔老爷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走到崔婉身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婉儿,你可算好了,这可多亏了苏姑娘啊!” 崔婉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是啊,父亲,若不是苏姑娘,女儿真不知还要在这痛苦中煎熬多久。” 崔老爷感慨万千,他深知苏瑶为女儿所做的一切,绝非金钱所能衡量。
为了表达对苏瑶的感激之情,崔老爷当即吩咐管家,准备一份厚礼,务必挑选城中最珍贵的丝绸、最上等的香料,还有价值不菲的金银首饰,打算亲自送到苏瑶手中。同时,他还命人在府中摆下丰盛的宴席,邀请苏瑶前来赴宴,他要当着全府上下的面,郑重地向苏瑶致谢。
在崔府众人满心期待与感恩的氛围中,大家都在翘首以盼苏瑶的到来,希望能好好表达这份积攒已久的感激之情 。
这日,崔婉特意梳妆打扮,前来向苏瑶致谢。她感激地说:“苏姑娘,多亏了你,我这多年的痛苦才得以缓解。不知该如何报答你。” 苏瑶笑着说:“小姐客气了,能看到你康复,便是我最大的欣慰。这艾灸之法,不仅能治疗痛经,对女子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等诸多病症都有良效。小姐日后若有闲暇,也可多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对自身健康大有裨益。”
崔婉听后,心中仿佛被一颗名为 “好奇” 的种子悄然种下,对中医的浓厚兴趣如春日野草般迅速滋生蔓延。她望向苏瑶,眼神中满是热切与期待,轻声说道:“苏姑娘,您方才所言的中医之法,如此神奇,我实在是太想多了解一些了。不知您能否教教我?” 苏瑶看着崔婉那诚挚的模样,微笑着点头应允:“小姐既有此心,苏瑶定当倾囊相授。”
从那之后,崔婉的闺阁便成了她们探讨中医知识的小天地。一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苏瑶手持一卷泛黄的医书,缓缓说道:“小姐,今日我们先讲讲食疗养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都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比如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小姐平日里可常吃些红枣,既能补气血,又能改善睡眠。” 崔婉听得入神,她轻轻拿起一颗红枣,仔细端详着,问道:“苏姑娘,这小小的红枣竟有如此大的作用,那该如何食用效果最佳呢?” 苏瑶耐心解释道:“可将红枣与桂圆、枸杞一同煮成甜汤,每日饮用一碗,既能暖身,又能滋补。也可在煮粥时加入几颗红枣,增加粥的营养。” 崔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连忙吩咐丫鬟记下。
讲完红枣,苏瑶又拿起桌上的一个梨,说道:“这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的作用。但小姐体质偏寒,不宜多吃生梨,可将梨切块,加入冰糖、银耳炖煮成梨汤,既能享用美味,又能避免寒凉之性。” 崔婉一边听,一边想象着梨汤的美味,不禁露出了笑容:“苏姑娘,您说得我都馋了,待我这就吩咐厨房去做。” 苏瑶笑着提醒道:“这食疗养生需长期坚持,方能见到显着效果。小姐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崔婉坚定地点点头:“苏姑娘放心,我定会坚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