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陈天佑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深知,人生就像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命运的轨迹。而他,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走的路,就不能再犹豫不决。
陈天佑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他略显焦躁的身影。他想起白天在市集上听到的那些关于府衙捕头的传闻,有人说那是个肥差,油水丰厚;也有人说官场黑暗,稍不留意就会陷入泥潭。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反复几次后,终于停下脚步,朝着太爷爷的房间走去。
“太爷爷,我想好了,我还是决定去担任府衙捕头。” 陈天佑找到陈昌武,目光坚定地说道。“虽然官场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坚守初心,不被黑暗所侵蚀。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镇远府的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陈昌武放下手中的茶杯,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抬眼看向陈天佑,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天佑啊,你可知这捕头一职不好当?镇远府近来不太平,前几任捕头要么离奇失踪,要么辞官归隐,这里面的水深得很呐。”
陈天佑挺直脊梁,语气沉稳:“太爷爷,我知道其中的凶险。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我从小在渡慕寨长大,受乡亲们的恩惠不少,如今有机会为更多人做事,我不能退缩。”
“你想清楚了?” 陈昌武追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官场不比咱们寨子里,人心叵测,尔虞我诈是常事。你性子耿直,怕是会吃大亏。”
陈天佑微微低下头,声音却很坚定:“太爷爷,我明白您的担心。但我觉得,只要坚守本心,行事端正,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我也不是孤身一人,还有您和乡亲们在背后支持我。”
陈昌武看着陈天佑,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陈天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担当。“天佑,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大胆地去做吧。我相信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陈昌武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你得答应我几件事。到了府衙,凡事多听多看少说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遇到拿不准的事,就回来问问我,或者找你李大叔商量,他在外面跑商多年,见多识广。”
陈天佑重重地点头:“太爷爷,您放心,我都记住了。我一定会谨言慎行,不会给您和寨子里丢脸的。”
“还有,” 陈昌武站起身,从墙角的柜子里拿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东西,递给陈天佑,“这是咱们陈家祖传的一把短刀,削铁如泥。你带着它,一来可以防身,二来也算让陈家的东西跟着你出去闯一闯。”
陈天佑双手接过短刀,入手沉甸甸的。他打开油布,只见刀身寒光闪闪,刀柄上刻着复杂的花纹。他心中一阵激动:“太爷爷,这太贵重了,我……”
“拿着吧。” 陈昌武打断他的话,“这刀在我这儿也只能蒙尘,跟着你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记住,刀是用来保护好人,惩治恶人的,可不能用在歪门邪道上。”
“我明白!” 陈天佑将短刀紧紧握在手中,像是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得到陈昌武的支持和鼓励,陈天佑心中的疑虑和担忧顿时消散了许多。他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准备,努力学习官场的规矩和礼仪,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天一早,陈天佑就去了寨里的学堂,找到教书先生王夫子。王夫子是个饱读诗书的老者,对官场之事颇有了解。
“王夫子,晚辈即将前往镇远府担任捕头,想向您请教一些官场的规矩和礼仪。” 陈天佑恭敬地说道。
王夫子放下手中的书卷,打量了陈天佑一番,笑道:“天佑啊,真没想到你会选择走这条路。官场规矩繁多,稍不注意就会失礼。就拿拜见上官来说,衣着要整齐,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得体。不能随意打断上官的话,也不能在他面前东张西望。”
陈天佑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那要是遇到上官故意刁难呢?”
王夫子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你要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尽量不要与上官发生正面冲突,可以先隐忍下来,等事后再想办法解决。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忍让,要是触及到你的底线,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
接下来的几天,陈天佑每天都去王夫子那里学习,从官场的称谓到处理公文的格式,他都一一记在心里。王夫子还给他讲了许多历史上为官清廉、为民做主的故事,激励他要做一个好官。
在这个过程中,陈天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武学修炼。他知道,作为一名捕头,不仅要有智慧和谋略,还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于是,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进行刀法、轻功、气功和笔架叉铁尺的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武艺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