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迟迟不见黄忠踪影的庞德,发现其被数倍曹军围困后,当即放弃西撤计划,整军回援。
新增的四万铁骑虽未扭转兵力劣势,却足以震慑战场剩余的七万曹军。
曹军阵前,夏侯惇凝视来援的西凉主力,神色阴晴不定。
"元让!"
"我们可拖住这五万人!"
"待主公中军抵达,必能全歼敌军!"
乐进的低语打消了夏侯惇的犹豫。他正欲挥枪下令——
动作却骤然凝固。
西面地平线上,西北与西南两侧同时扬起滚滚烟尘,喊杀声隐隐传来。
夏侯惇瞳孔骤缩:"中计了!这是诸葛川与马超的圈套!"
"先以黄忠为饵,再用庞德牵制......"
"其余伏兵......"
---
(
敌军压境!
黄忠、庞德察觉身后异动,以为马超率军包抄而来,当即挥刀喝令:"冲锋!"
四万西凉铁骑如潮水般涌向曹军阵地。此时夏侯惇眼中的漫天烟尘,正与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重叠——自征战以来,曹军已遭遇太多伏击。
"全军撤退!"夏侯惇猛然嘶吼。这突如其来的军令让七万曹军瞬间大乱:前锋与中军战马相互冲撞,后队骑兵仓促转向。正当这溃退的漩涡形成之际,西凉军的刀锋已至。
阵中乐进双目圆睁,战甲下的手掌不住颤抖。他望着夏侯惇的背影,喉间挤出颤抖的呐喊:"夏侯将军!"此刻他攥紧的不仅是缰绳,更是对主帅临阵昏招的震惊——即便真有伏兵,也该趁敌军合围前拼死突围才对!
就在冲锋后回撤时,顺势往东撤退本是明智之举。然而夏侯惇却做出了最愚蠢的决定——这简直是在加速我军的溃败。乐进不禁想起夏侯惇领兵以来的战绩:屡战屡败,堪称常败将军。
想到这里,乐进顾不得夏侯惇是主将的身份,高声下令:"全军听令!中军随我冲向敌军!两翼与后军跟随夏侯将军撤退!"命令一出,乐进无视夏侯惇难看的脸色,率先杀入敌阵。在他的感召下,万余曹军骑兵紧随其后,迎击西凉军。
激战过后,七万曹军骑兵惨遭败绩,安全撤离战场的不足四万。此役折损近半数兵力,更令人痛心的是,勇猛断后的曹将乐进因伤势过重陷入昏迷,被黄忠与庞德生擒。
战后,率领一万疑兵虚张声势的诸葛川和马超赶到战场,与黄忠、庞德会合。望着满目狼藉的战场,四人心有余悸。幸亏他们及时赶到!黄忠与庞德更是后怕不已——原来他们佯装伏兵诱退夏侯惇时,根本没想到后方竟无一兵一卒的支援。
(
**491**
的确,谁能想到,这里仅有诸葛川和马超的一万兵马。
若早知如此,
他们或许不会如此孤注一掷。
只能说——
天意弄人。
左右战局的未必是谋略布局,也可能是……阴差阳错!
弄清缘由后,
诸葛川的神情既无奈又好笑……
“还得是你啊,常败将军夏侯元让!”
“但凡你错一招!”
“曹军铁骑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彻底。”
“结果!”
“你 ** 步步都踩准了!”
“你可真是个人才!”
若不是敌对身份,庞德和黄忠怕是得给夏侯惇磕几个响头。
**PS**:别觉得夏侯惇这一战离谱!古代军事史上更荒诞的胜败多的是!
拿破仑都想替曹操骂一句:猪队友真要命!
---
**战场上,
诸葛川望着西凉骑兵断后部队清理战场,并未过多感慨此战侥幸。
他迅速召来黄忠与庞德,
命其集结兵马,火速撤往潼关。
至于敌我双方的 ** ……
已无暇收敛,只能弃之不顾。
毕竟,
谁也不敢赌曹军何时会识破他与马超的虚张声势。
若曹军反应迟缓,尚属万幸;
可若他们醒悟得早……
这支断后的西凉军,仍将陷入危局。
“伯治,老夫明白!”
黄忠并未多言,领命而去。
他虽想安葬阵亡将士,但绝非迂腐之人。
比起亡者,
他更清楚——活着的人,才最紧要。
庞德行事干脆利落。
经历无数生死考验的他沉默不语,立即协助黄忠整编部队。
随诸葛川同至的马超却紧盯着战场上曹军踪迹,眼中燃烧着不甘的火焰。
"伯治!方才真该率军冲杀出去,与那夏侯惇决一死战!"
"可恨!"
"实在可恨!"
马超重重捶打胸膛,满脸懊恼。
"若我军粮草充足,定要再攻弘农城!"
面对马超的愤懑,诸葛川只是轻轻耸肩。
"孟起将军!"
"来日方长。"
"有时..."
"收拳不是怯懦。"
"而是为了蓄力,待下次出拳时..."
"更能重创敌人。"
"在我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