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卖水缸老板的脸色实在难看,唐梨也不逗他的。
“出了菜市场往东一公里再往西200米有个废弃的茅草屋您知道吗?”
老板嗯了一声没再说话。唐梨也不在意的说道:“您叫人把我的东西都送到那里就好。”
唐梨看着老板的表情由黑变好,还有些尴尬:“主要是,我们公社就一个牛车,你这水缸里还放着水,不好往车上放。”
唐梨顺着给人家台阶:“瞧我,没说清楚,到时候劳烦您先把一个水缸放车上,之后再把这水缸里的水倒进去。您放心,也不让您白帮忙,我这里有一斤水果糖,到时候让帮忙的老乡舔舔嘴您看成吗?”
这年头不流行雇佣人帮忙,所以多数都是用物置换。
听唐梨说这么近,还给糖,老板更开心了。
“嗨呀,那有什么不行的!你东西买好了吗?没有再去逛逛?给你送到哪里合适吗?”
唐梨摆手:“好了好了,我这也是给厂里采购,要不然哪里用这么多东西,之后厂里会安排人开车来接,那地方还是人家司机指的,说不妨碍人家走路。”
“是是是,放大路上确实不方便。”
顺利的买了一大堆东西,唐梨满载而归。
当然,她回去也就还是骑着自行车。
回家后,唐梨就开始洗鱼,洗好之后,唐梨就剁吧剁吧,把小水缸洗了就把鱼用盐腌制上了。
之后,唐梨才有时间坐下歇息一会儿,她可不想再毒发了。
看着时间,现在才十点,唐梨休息之后就把水缸都拿出来,里面浇满了水。据说这些缸是用火烧出来的,这样能去火气,腌制的咸菜才不会坏。
忙完这些,唐梨开始继续砌水池,她的计划是,水池最终只有一平方露天,剩下的是藏在石阶下面的。
石阶会专门留有细缝,方便下雨水直接流入水池。
弄到这里又到了唐梨上班的时间,她又去上班。
渐渐的,唐梨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她把自己的时间划分成三个部分,上午忙碌家里的事情,下午学习上课。晚上研究空间的植物。
在时间合理规划之后,虽然每天依旧很忙碌,但却不再手忙脚乱。
经过几天的忙碌,唐梨的咸菜腌制上了,鱼块也被唐梨放到前屋阴干。当然,最大的成就就是水池终于被唐梨做出来了。
水池的水有固定的水位,超过了就会从对外的排水管流出去。当然,排水管被唐梨用篦子给挡住了,这样,可以防止垃圾或者到时候往里面放鱼了,从水管流出去。
而通往前院水池的下水口依旧按照唐梨的想法,做成了排污口,这样,平时在这里洗漱的水都从这边排过去,除此之外,唐梨用石砖在井的另一边砌成了梯形的过滤装置,就是在第一个下方的位置打一个出水口。然后在里面放上一个竹篾编制的笼子。
第一个竹篾里放唐梨捡来的砖头块跟瓦块。第二个放沙子,第三个放鹅卵石。之后过滤的水从她从前院水池里搬来的石头上缓缓流下。
从而形成了净水的整个过程。而其中,基本上除了第一个放砖瓦的需要清洗之外,其他的短时间不需要处理。
当然,水怎么往上流,唐梨也有办法,她厚着脸皮又给宁慕均要了一个涡轮装置,安装在了西面走廊房间的窗户下面,也就是第一个过滤容器的旁边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水池就暂时告一段落。唐梨是想做水车,雨幕。可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冷啊。已经进入十一月,即便是南方,也开始变冷。
唐梨的衣服鞋子都从系统商场换了厚的。任何的诗情画意还是等着天气暖和一些再说。
值得一说的是,唐梨做的鱼块得到了邻居们一致的好评,但问过做法之后,一个个就蔫吧了。又是油炸,又是放糖放芝麻的,谁家敢这么过日子?
但话又说回来,唐梨舍得把这么好的东西送给他们,他们心里也记着唐梨的好。
终于打算要把厨房与未来卫生间打通的时候,就听到叮叮当当的铃声。
当然这个铃声当然不是电动的门铃,而是往二进屋的门上挂了个铃铛。用铁丝跟两个轮滑一直延伸到了大门外。
并且在大门上弄了个醒目的标记,如果有人来,拉动门口的绳子,铃铛就会响起来,唐梨也就知道有人来了。
不过,虽然唐梨自认为跟邻居关系都还不错,但因为她洗漱什么的都不会去水渠,平时跟大家也没什么交流,一般也不会有人来家里。
所以,这门铃即便是安装上了,除了刮风,这还是唐梨第一次听见它响。
放下手里的工具,唐梨也没时间洗漱一番,就这么灰头土脸的走了出去。
刚打开门,就看见宁慕均站在门口,而他旁边除了一个经常跟在他身后的很壮士的男人之外,还有一个年纪大概六七十岁的老者。
看见唐梨这样子,宁慕均就知道她肯定又在家里不知道折腾什么了。
不过他还是开门见山道:“这是一直给我看病的老大夫,对解毒很有研究,或许能治好你的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