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生活” APP 本地月盈利稳定在 200 万后,林辰的目光开始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他知道,只守着本地市场,永远成不了行业巨头,异地扩张势在必行。在办公室的白板上,他用红笔圈出了几个邻近城市 —— 青州、德州、聊城,每个城市旁边都标注着人口规模、互联网渗透率、竞品情况等关键数据。
“就选青州。” 林辰盯着白板,做出了决定。青州与本地相邻,交通便利,80 万常住人口的规模与本地相近,用户需求结构相似,便于复制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青州的互联网渗透率仅为 35%,远低于省内平均的 50%,生活服务类 APP 市场还处于蓝海阶段。
为了验证决策,林辰特意让市场部做了一份详细的青州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青州本地只有一款名为 “青州生活通” 的 APP 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其功能单一,仅覆盖外卖和资讯板块,家政、维修等高频需求完全空白;且商家抽成高达 20%,很多中小型餐饮商家怨声载道,纷纷寻求新的合作平台。这些信息,更坚定了林辰以青州为异地试点的决心。
周五下午,林辰召集运营主管周莉和 5 人试点团队,在会议室召开异地试点启动会。会议室的大屏幕上,青州市场调研报表清晰地展示着 —— 用户画像、竞品分析、商家需求、推广渠道,每一项都标注得详细具体。
“这次青州试点,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林辰站在屏幕前,语气严肃却充满力量,“两个月内,我们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青州用户突破 50 万,覆盖本地 40% 以上的常住人口;二是月盈利达到 80 万,实现收支平衡并产生利润。记住,我们不是简单地拓展一个新市场,更重要的是验证‘宜居生活’模式的可复制性 —— 只要青州能成功,未来我们进军德州、聊城,甚至北上广深,都有了成熟的模板。”
周莉坐在会议桌前排,手里拿着调研报告,眉头紧紧皱着。她跟随林辰多年,参与过多个项目的运营,深知异地扩张的难度。“林总,我有个顾虑。” 周莉举起手,语气谨慎,“青州本地的‘青州生活通’,虽然功能单一,但已经运营了三年,积累了 30 万用户,有先发优势。我们作为外来者,突然进入,会不会遭到他们的抵制?比如他们针对我们搞补贴战,或者游说商家不跟我们合作?”
试点团队的其他成员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负责商家对接的小陈说:“我之前跟青州的几家餐饮商家聊过,他们虽然对‘青州生活通’的高抽成不满,但也担心我们新平台用户少,入驻后没订单,不敢轻易尝试。”
林辰早料到团队会有这样的顾虑,他点击鼠标,将屏幕切换到 “青州生活通” 的深度分析页面,上面详细列出了竞品的弱点和 “宜居生活” 的优势对比。“大家不用太担心‘青州生活通’的竞争。” 林辰的声音沉稳有力,“第一,他们的功能太单一,家政、维修、超市到家这些高频需求都是空白,而我们是全品类覆盖,能满足用户的一站式需求,这是他们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二,他们的商家抽成高达 20%,而我们只抽 12%,还会为优质商家提供免费的首页推广、店铺装修服务,这对商家的吸引力很大;第三,我们有本地成功的运营经验,知道如何快速获取用户、留存用户,比如新用户补贴、会员体系、社区互动,这些成熟的模式,‘青州生活通’短期内根本学不会。”
他顿了顿,指着屏幕上的商家调研数据:“你们看,有 65% 的青州商家表示‘愿意尝试新的生活服务平台’,其中 40% 明确提到‘希望抽成更低、服务更好’。这说明,市场已经给我们留好了位置,只要我们做好推广和服务,肯定能打开局面。”
为了让试点团队更有信心,林辰还制定了详细的支持方案。“第一,推广预算方面,公司会拿出 50 万,用于青州的线上广告投放和线下地推 —— 线上在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投放精准广告,针对青州本地用户推送;线下在商场、小区、学校安排地推人员,现场引导用户下载注册,新用户注册即送 60 元优惠券,比本地首推时的力度还大。”
“第二,技术支持方面,陈默会带领技术团队,在一周内完成‘宜居生活’APP 的青州本地化适配 —— 新增青州本地的方言客服、本地化的商家分类、精准的地理位置定位,确保用户体验流畅;同时,技术团队会远程提供 24 小时支持,遇到任何技术问题,半小时内必须响应。”
“第三,商家对接方面,公司会派市场部的资深专员协助你们,一起拜访青州的连锁商家,比如‘青州大润发’‘青州老字号餐饮街’的商家,先签下几家有影响力的品牌商家,形成示范效应,再带动中小商家入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