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封闭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移动主要取决于投资和储蓄的变动……”
老教授平稳的讲课声,此刻在陈昊听来,却如同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嗡鸣。他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血液奔流的声音冲刷着耳膜,几乎要盖过外界的一切声响。
他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清晰的痛感传来,让他更加确认——这不是梦,不是濒死前的幻觉。他真的坐在了2004年大学二年级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
“我……重生了?”这个只在网络小说里看到过的词汇,此刻成了他唯一能解释现状的理由。2025年的惨淡人生,挚爱的离世,湖人的溃败,银行的催款短信……所有那些沉甸甸的、令人窒息的现实,都被一股无法理解的力量强行抹去,将他抛回了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起点。
十九岁。一切都还来得及。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一种近乎荒诞的狂喜和深入骨髓的迷茫。他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但然后呢?他该做什么?他能做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弄清楚现状,并完美地融入这个时代,不能露出任何马脚。他环顾四周,那些年轻而陌生的面孔,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轻松和些许对课堂的厌倦。没有人注意到他刚才的失态。
讲台上的是李教授,他记得,一位严谨而慈祥的经济学老者。他低头看向摊开的课本,《宏观经济学(第版)》,出版年份赫然是2002年。笔记上是他熟悉的、略带潦草的字迹,记录着一些他早已遗忘的知识点。
他再次拿起那部诺基亚手机,笨拙地按着键盘。这款型号,他依稀记得,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和玩内置的贪吃蛇,几乎别无他用。没有移动互联网,没有微信,没有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信息的获取,迟缓而低效。
这就是2004年。一个功能机统治世界,互联网方兴未艾,全球经济即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周期的年代。
他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超越时代近二十年的记忆,如同一座庞大的宝藏,在他脑海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比特币!这个概念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他知道这将是未来十几年内最疯狂的造富神话之一。他几乎要立刻冲出教室,去寻找关于它的一切信息。
但他按捺住了冲动。他记得很清楚,比特币的概念要等到2008年才由中本聪提出,现在根本不存在。第一个念头,暂时无法实现。
那么,还有什么?股市!他努力回忆着。2004年之后,中国股市将迎来一轮史诗级的大牛市,无数股票翻了几十倍。美国的科技股,苹果、亚马逊……现在它们的市值还低得可怜!还有房地产,北上广深的房价在未来十几年将一路飙升至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还有……体育!作为一个资深湖人球迷,他对未来二十年NBA的走势、球员的成长、各支球队的兴衰了如指掌。2004年夏天,正是湖人“F4”阵容分崩离析,奥尼尔被交易,科比独自带队陷入挣扎的开端。也是很多未来巨星初入联盟,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刻。
信息差!这就是他最大的金手指!他掌握了未来二十年的“答案”!
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开始在他心中滋生,驱散了最初的迷茫和2025年带来的颓丧。他不再是那个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作家,他是手握时间权柄的先知!
下课铃声响起,打断了陈昊汹涌的思绪。学生们纷纷起身,收拾书本,聊着天向教室外涌去。
陈昊也随着人流站起身,动作还有些僵硬。他需要时间独处,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在他旁边轻轻“呀”了一声,一本厚厚的《欧洲文学史》从课桌上滑落,“啪”地一声掉在他的脚边。
陈昊下意识地弯腰捡起书本,抬头递过去。
然后,他的动作顿住了,呼吸为之一滞。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穿着简单白色连衣裙的女孩。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肌肤白皙,五官精致得如同瓷娃娃。最动人的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带着一丝歉意和羞涩,正盈盈地望着他。
林薇薇。
他的大学同学,也是他埋藏在心底整个青春时代的……白月光。
时间的洪流在此刻仿佛凝固。2025年病床上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与眼前这张洋溢着青春活力、略带羞涩的容颜重叠在一起。巨大的酸楚和难以言喻的喜悦同时冲击着陈昊的心脏,让他的眼眶瞬间有些发热。
“对……对不起,谢谢你了,陈昊同学。”林薇薇的声音轻柔,带着这个年代女孩特有的腼腆。她接过书本,抱在胸前,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红晕。
她记得他的名字。在2025年的记忆中,他们虽然同班,但交集并不多,仅限于几次课堂讨论和班级活动。他一直是个有些内向、不太起眼的男生。
“没……没关系。”陈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他知道自己的眼神一定泄露了太多情绪。他贪婪地看着她,看着这个活生生的、健康的、还未被命运和病痛折磨的林薇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