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还是不放心:“至少......”
“卫将军。”庄助正色道,“解东瓯之围才是当务之急。两万郡兵虽已集结,但已死的司马旧部未必心服。需要有建章营骑压阵。”
萧非小声弱弱的说:“明天可以不用带上我吗?”
“嗯?”卫青扫了萧非一眼。萧非脖子一缩,“我好难!”
“我是正使。”萧非突然提高音量,装作很威严的样子:“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我与卫青持汉节赴大营调兵,庄助你留下掌管后勤,并速将密奏发往长安。还有就留下四名建章卫士听候吩咐,不可以推辞。”
庄助看到萧非摆出正使的身份:“好吧!我会在密奏中写明司马抗旨被诛之事,并建议朝廷尽快选派新的郡司马来接掌会稽郡兵。”
三人又商议了些细节,直到亥时末方才歇息。
次日,天刚蒙蒙亮,萧非就被窗外来回奔走的卫士惊醒,不得已只能起身。他仔细检查了汉节,又将诏书收好。
卫青敲门进来时,萧非已穿戴整齐,手持汉节。不过他一直打哈欠的样子,影响了他威武的形象。
“中大夫庄助呢?”萧非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
“中大夫早已起来,现已在府门前等候了。”卫青答道,“他说要亲自送我们出城。”
“虞太守?”萧非还是不想动。
“我已派人前去相请。”卫青想了想:“他应该会带着虎符前来。”
太守府门前,建章骑士已经列队等候。虽然昨日经过萧非治疗但还是因为重伤折损了数人,再加上留下的卫士,但是这些禁军精锐依然斗志昂扬。反而站在一旁的庄助虽然穿着官服但是气势落了下乘。
萧非手持汉节与卫青说说笑笑走出,卫青扫视一眼没有看到太守,便冲着庄助询问:“虞太守还没到吗?”
“来了来了。”虞太守捧着一个锦盒从院内走出,萧非一看有点惊讶:“哇噻!居然穿上甲胄了。”
“天使,这是会稽郡的兵符。”虞太守打开锦盒,里面赫然放着半块吉金虎符,“按照,规定应该还有半块对上才行。”卫青扫他一眼。虞太守连忙改口:“不过,现在有汉节和诏书,也是没问题的。”说完虞太守擦了一下头上冷汗。
“穿上铠甲,还是这么怂。”萧非内心鄙视。
卫青接过虎符翻身上马,向着庄助抱拳:“中大夫保重。待我们解了东瓯之围,再回吴县与你汇合。”
萧非手持汉节登上马车,虞太守与卫青并辔而行。建章营骑精锐紧随其后。庄助站在府门前,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才转身回到太守府内。
此时吴县城外大营的辕门前已经列队站满了会稽郡的将校。
萧非的马车来到辕门,萧非被搀扶下车,卫青等人也翻身下马。萧非手持汉节走在最前面,卫青手持诏书与虎符紧随其后在萧非左边。虞太守则跟随在萧非右边。
营门处,会稽郡的将校肃立等候。见萧非手持汉节走来,全部立即单膝跪地:“末将等人,恭迎天使!”
萧非高举汉节:“众位请起。陛下有诏,命会稽郡即刻发兵两万,驰援东瓯。”一旁的卫青立刻展开诏书宣读。
虞太守与众将在卫青宣读完诏书后起身,虞太守指着众将介绍:“昨日,我以命令集结两万精锐,随时可以开拔,请天使入营点兵。”
就在萧非等人进入大营之时,会稽郡吴县太守府内。庄助刚刚写完密信,他用红漆在绢布最后处盖上自己的私印,又取来一个竹筒将密信装入,再用蜡油将竹筒密封,完了当蜡油快要凝固时,将私印盖上章。
庄助对面前的驿传信使郑重言道:“务必以最快速度送到长安交到陛下手中。”
“唯!”驿传信使单膝跪地。
庄助挥挥手:“去吧!”
驿传信使将竹筒贴身藏好,躬身退出。
庄助走到窗前,喃喃自语:“但愿陛下不会怪罪我们,但愿卫青他们一切顺利。”
萧非手持汉节进入大营,只见校场上黑压压站满了士兵,旌旗蔽日,在微风下猎猎作响。
“这就是我们会稽郡的两万精锐!”虞太守看着眼前的士兵十分自豪。
卫青暗自点头转身对虞太守道:“太守,会稽郡兵不愧为边军精锐,确实训练有素,虽经昨日变故,军容依旧如此整肃,太守你带兵有方啊!”
虞太守谦虚道:“不敢,不敢。”
萧非与卫青共同登上点将台,卫青示意萧非宣读诏书,萧非摆摆手,示意一切由卫青来。这回卫青没有推辞,双手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宣读完毕后,上前一步,声如洪钟:“会稽郡的将士们!”
台下校场上立即鸦雀无声,只有风吹旗帜的猎猎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将领身上。
卫青此时仿佛发光,萧非的目光也被吸引。
“闽越犯我藩属,围困东瓯。陛下命我前来率领你们即刻前往驰援!”卫青转身拿起萧非手中的汉节环视全场,“我知道你们心有疑虑,为何陛下不派兵前来。原因就是,陛下认为你们就是大汉精锐,你们完全能够教训一下这个小小的闽越国。我还知道你们心中有些担心,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今日站在这里的军士,全是陛下最信任的军士,是我大汉的守护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