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他们没有直接扑向黄崖关,而是在外围游弋。
十二人小队,自动分成了三个更小的“部”,每部四人,互为犄角,像一张网一样,向黄崖关的方向渗透。
杨再兴亲自带着岳云这一“部”,指着地图说到:“你看,这是我们主力大营的位置,按照军规,主力前方五里,需置两骑斥候,十里,加至四骑,三十里,则需十二骑。”
“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主力已经超过三十里,属于战略侦察的范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看黄崖关有多少人,而是要摸清以黄崖关为中心,金人整个防御体系的动向。”
“这包括他们的巡逻路线、换防时间、粮草补给是从哪个方向来的,甚至……他们晚上倒夜香的出口在哪里,我们都要弄清楚。”
岳云听得目瞪口呆,以为侦察就是去看看敌人有多少人,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门道。
“记住,我们是元帅的眼睛和耳朵,不是拳头。”
杨再兴最后说道:“眼睛的作用,是看,不是打。”
接下来的两天,岳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习”。
他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鸟类的飞行来判断林中是否有人,学会了如何通过篝火的余烬来判断敌人离开的时间,甚至学会了如何分辨不同马匹留下的蹄印。
少年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在任何兵书上都学不到的知识。
岳云背上的双锤,一次都没有取下来过。
他开始意识到,在这个战场上,观察和思考,远比蛮力重要。
第三天清晨,他们终于摸到了黄崖关的核心防御圈。
“停!”
杨再兴突然一抬手,整个小队瞬间定格在一条山脊的背面。
他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山谷隘口,压低声音说:“有埋伏。”
岳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里静悄悄的,除了几只飞鸟,什么都没有,忍不住问:“杨将军,你怎么知道?”
“鸟。”杨再兴简短地回答:“那个隘口是风口,但刚才那几只山雀飞过去的时候,翅膀却不正常地抖动了一下,说明林子里有东西,扰乱了气流,而且,声音不对!”
他示意大家噤声。
岳云凝神细听,终于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风声中,夹杂着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自然界的金属摩擦声,和马匹压抑的鼻息声。
“是金人的斥候,人数不少。”
杨再兴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们也在等我们。”
回头看了一眼岳云,问道:“怕不怕?”
岳云握紧了缰绳,摇了摇头。
这一次,他是真的不怕。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很好。”杨再兴咧嘴一笑:“准备干活,按老规矩,我带你从正面冲,老王,你带人从左翼包抄,速战速决!”
“是!”
杨再兴从马鞍上解下一面红色的小旗,对着远处另一处山脊晃了晃。
很快,那边也传来了一声悠长的鹰唳作为回应。
这是宋军斥候之间的信号。
“冲!”
杨再兴一声低喝,率先催马冲下了山脊!
岳云紧随其后。
当他们冲进山谷时,埋伏在林中的金军斥候果然杀了出来!
足有二十多人,个个身手矫健,装备精良。
他们显然也没想到宋军会从这个方向主动发起攻击。
“杀了他们!”金军斥候的头目用女真语大喊。
双方瞬间混战在一起!
岳云这才真正见识到金军精锐的厉害。
这些斥候,无论是骑术还是箭术,都远非他之前遇到的那些守城兵痞可比。
他们配合默契,三五人一组,专门攻击宋军的薄弱环节。
岳云挥舞着双锤,一上来就砸翻了一个金兵。
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劣势暴露无遗。
他年纪小,体格还没完全长开,力量虽大,但耐力不足。
而且他的铁锤大开大合,在这种小规模的缠斗中,破绽太大。
三名金军斥候立刻盯上了他这个“薄弱点,像狼一样围着岳云,用弯刀不断骚扰,不与他硬拼,专门攻击他的下盘和战马。
岳云疲于应付,战马很快就被划伤,手臂也被划开了一道口子。
“小子!专心点!”
就在岳云手忙脚乱之时,杨再兴的声音如同一声炸雷在他耳边响起。
只见杨再兴如同猛虎下山,手中的那杆铁枪化作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就突入到围攻岳云的战团中。
“噗!噗!噗!”
枪出如龙,只听三声沉闷的入肉声,那三名围攻岳云的金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杨再-兴-一枪一个,干净利落地挑于马下!
岳云看呆了。
杨再兴的枪法,没有丝毫花哨,每一招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杀人技。
金军斥候见头领和精锐被杀,顿时军心大乱,拨马就想逃走。
“想跑?”杨再兴冷笑一声,他收起长枪,从背后摘下弓箭,弯弓搭箭,动作一气呵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