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风带着些微料峭的寒意
一家人坐在炕上准备听云芽读麦小冬寄回的家书
自从去年找人代写书信后,云芽就花积分让系统教她这个时代的文字,现在看家书已经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拆开信封的瞬间,一股混杂着草药与铁锈的气味漫开来。
自去年联系上麦小冬后,家里收到的信总带着风沙气。
云芽把信纸凑近窗棂,让天光透进字里行间
字迹从齐主将去年五月那场胜仗写起,八月齐主将意气风发的宣布要主动进攻慎国,可这战事却一推再推。
先是其他三路的主将不赞同,有一路的言主将给齐主将出主意写奏折奏请皇上
若是当今官家同意主动进攻,那他们其他主将就愿意配合。
齐主将一想也是个办法,就写了奏折送到京城。
京城的一众文官不支持主动进攻,还是齐主将回京舌战群儒才争来了主动进攻的机会
可是最后过年之前,圣人下达的旨意又变了,意思是齐主将想进攻,那他自己的部队任他调遣。
齐主将本来策划的三路围攻只剩下自己,那胜算大打折扣,所以这进攻之事一拖再拖。
这不过完年了,齐主将认为是个好时机,可以准备先偷袭一波了。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对面有着相同的想法,先主动出击了,齐主将的军队这不就挡在了其他主将的前头。
齐主将也是不慌,布置的很全面,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中一路的小将追击很远。
麦小冬跟的这个小将得到消息去支援已经晚了,前面已经死了好几队人马,他们是来的最晚的一队援军。
却也是最幸运的一支队伍,快要被剿灭的时候,来了援兵,麦小冬才侥幸留了一命,但是也受伤了。
麦小冬说,幸亏家里人寄来的薄甲让他保住了一条胳膊,
不然,他现在就要少个胳膊了,还有金疮药也是十分的好用,军医说还好金疮药的止血效果特别好,不然他还得多躺上几天。
由于这次的事情,他们一起活下来的几个人中有三人十分看好麦小冬家里寄的薄甲,附上钱财希望购置一副。
并且附上一张银票,希望家里再给他寄上几个薄甲
看完麦小冬写的这些,云芽松了一口气,记得原着中就是这场战役让麦小冬失去胳膊伤了元气,休养很长时间。
现在的情况和原着不一样了,真好!
哥哥保住了胳膊,伤也快好了,甚至还能帮着同袍托买薄甲。
那些在原着里注定发生的苦难,就因为这几件带着家温的薄甲、几瓶金疮药,悄然拐了个弯。
一家人听信上的内容也都松口气,受伤了没关系,只要还有命在就好。
云芽想着县城吉贝的难买程度,从商城里拿出了长绒棉,交给徐氏做薄甲。
三月开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年前进入腊月开始也就零星下了两三场雨雪。
腊月里那场雨夹雪,落地就化了,连地皮都没润透。
开春好不容易盼来一场雨,淅淅沥沥下了小半日,也只打湿了表层的土。
村里人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地里耐旱的谷种冒出的嫩芽,都忍不住念叨县太爷的好。
“要不是太爷早早就让人来教咱种这耐旱的庄稼,今年怕是连苗都出不齐。”
“可不是嘛,这雨金贵得很,也就这些庄稼能扛住。”
雨停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挎着竹篓往山上去了。
春雨一润,山里的蘑菇准会冒头,这可是难得的新鲜物。
云芽也拉着李桐儿,两人各背了个小背篓,踩着湿漉漉的草叶往山坳里走。
背篓在背上轻轻晃着,云芽看着路边刚探出头的青草,忽然想起前世听过的一首歌。
调子轻快,她忍不住哼了起来:“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
“云芽,你唱的啥呀?真好听。”李桐儿侧过头,眼睛亮晶晶的。
云芽噗嗤笑了,停下脚步理了理背篓的带子:“就随口编的,叫《采蘑菇的小姑娘》。”
“真好听,你再唱两句呗?”李桐儿拉着她的袖子晃了晃。
两人说说笑笑地往深处走,路过一片矮树丛时,撞见了同村的张婶。
张婶看见她们,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竹篓:“俩丫头也来啦?今儿这蘑菇不少,我刚在那边松树下捡了小半篓。”
“真的?那我们也去瞅瞅。”云芽应着,和李桐儿跟着张婶指的方向走了一阵,果然在腐叶底下发现了不少胖乎乎的平菇,还有几朵顶着火红菌盖的松树伞。
越往山里走,蘑菇越多。
两人捡得兴起,不知不觉就绕到了一片竹林边。
新抽的春笋裹着褐黄色的笋衣,从土里钻出来,最高的已有半人高。
“呀,有春笋!”云芽眼睛一亮,“这东西炒肉最香了,咱们挖几根回去。”
李桐儿也高兴,两人找了块尖石头当工具,小心翼翼地刨开笋根周围的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