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阿福坐在车中间,怀里抱着蜜橘,一会儿剥瓣吃,一会儿跟云芽猜拳,没一会儿就把要和徐顺一起玩的期待抛到了脑后。
驴车刚到徐大舅家门口,徐大舅家的大儿子徐安就笑盈盈地迎了出来,他比麦小冬大五岁岁,早已经成家,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个勤劳能干的人。
“姑父,姑姑,你们可来了!”徐安接过麦大江手里的缰绳,把驴拴在院门口的槐树上,又伸手去搬车上的礼盒,“快进屋,我娘早就把饭做好了!”
麦大江和徐盈娘刚走进院子,徐大舅母王氏就带着一脸笑迎了出来,她穿着件灰青色的粗布的棉袄,一看就是新做的,还擦着手的同时不忘了吩咐儿媳妇,看方向是刚从厨房出来。
“盈娘,大江,可把你们盼来了!”王氏拉着徐盈娘的手,上下打量着她,“看这气色,就知道今年日子过得红火!阿福和芽儿也长这么高了,快进屋坐!”
徐大舅也跟着出来,他身材高大,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对着麦大江拱了拱手:“大江,新年好!”
麦阿福一进院,就被徐顺拉着去玩了,云芽则跟着王氏进了屋,屋里的炕上铺着新的棉垫,桌上摆着瓜子、糖果,还有王氏自己炒的花生。
徐平的媳妇进屋给几人倒热水,就听到徐盈娘在说今年都带了什么回来看哥哥串门,忍不住耳朵咧开嘴。
没坐多久,王氏就提议去徐二舅家看看。
徐二舅家离得不远,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笑声。
徐二舅的婆娘宋氏正坐在炕上缝棉袄,见徐盈娘来,连忙放下针线迎出来:“盈娘!你可算来了!我还说一会儿去你大哥家找你呢!”
宋氏和徐盈娘都是十里村的姑娘,以往虽有矛盾,但是从未生出龃龉,二人的关系还是较好的,她拉着徐盈娘的手就往屋里走,嘴还说着:“大嫂,咱都是常来往的,我就不特意招待你了,咱亲如一家你自便,妹子好不容易回家来,我可要好好亲香亲香,沾沾喜气!”
王氏也笑着说道:“好好好!你就跟盈娘亲,盈娘一回来就把我这个大嫂抛到九霄云外了!”
心里则是暗暗唾道:真是有奶便是娘,从前怎么没见你这般热切过,哼!虚伪!
宋氏将人拉到屋里在炕上让出地方道:“盈娘、云芽,来,坐这,这最热乎了,来的路上咋样冷不冷?今年过得怎么样?大江那差事累不累?”
那边徐二舅从里屋出来,笑着对麦大江说:“大江,今年说啥都得在家吃一顿啊!”
麦大江连忙摆手:“行!全听二哥安排!”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一家人就从徐二舅家出来,又去了徐三舅家。
宋氏还不住的说道:“大江,盈娘,你们一会可一定要回来吃饭啊!你二哥和我等着你们回来呢!”
麦大江道:“好,二哥二嫂,我们就是去串门。”
徐三舅家的婆娘李氏以前对徐盈娘不算热络,毕竟以前麦大江只是乡下土里刨食的,在麦家老宅的处境也不好,李氏因为徐家老两口对徐盈娘的贴补,没少和徐老三吵架,所以关系一直淡淡的,但是从去年起就和王氏一般的开始热络了。
刚进徐三舅家的门,李氏就笑着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块刚烤好的红薯,递给麦阿福:“阿福,快尝尝,甜得很!”
“呀,大嫂也来了,没想到今年是大嫂带着盈娘来串门。”
“盈娘一年也就能回来一次,我这个当大嫂的不得照顾好?”
“也是,盈娘以往回来的次数少,所以没常见大嫂带着。”
李氏这是在说以前王氏可不像现在这样对待麦大江家,明里暗里贬损王氏看人下菜碟,麦大江家没发达的时候,那是嫌弃的不行。
这妯娌二人说话处处都是软钉子,从前未分家的时候,二人就不太对付。
如今分家后各过各的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只不过见面后依旧看不对眼,看对方做什么都不顺眼。
这边徐盈娘和王氏李氏说话感觉累得慌,那边李氏的闺女徐春话已经给云芽倒了糖水,
李氏拉着徐盈娘的手说:“盈娘,你可真是好福气,大江这么有出息,还不忘拉拔娘家的人。”
王氏插嘴道:“小妹最是重情义,谁帮过她,她自然念着谁的好。”
李氏讥讽一笑:“是啊,小妹重情义,所以有些人才能沾上光。”
李氏王氏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云芽也在二人交谈中拼凑出了大概,无非在相互指责对方是占便宜没够的人,觉得对方以往没有自己对徐盈娘好,现在上赶着巴结。
怪不得,原剧情中后期的麦云芽是被徐二舅收在家中的,徐大舅母和徐二舅母这品行和性格很是相似。
中午,徐二舅家摆了满满一桌子菜,炖鸡肉、炒鸡蛋、炸丸子,还有麦大江带来的野鹿肉,香气扑鼻。
徐大舅脸色不好的和徐大舅母一起来徐二舅家吃饭,因为他觉得本应该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招待弟妹们才对,但是王氏不同意只说:“二弟家都准备好了,咱不去吃,让盈娘来咱家,那不是和二弟家打擂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