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关·地脉迷宫Ⅱ:二十日的耐心博弈
第八关的入口后,没有光线,只有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五特刚踏入半步,脚下就传来“咯吱”的轻响,像是踩在了松动的岩石上。他立刻启动灵智核的照明功能,淡蓝色的光芒从手腕处散开,照亮了眼前的景象——这是一座比第一关大了三倍的地脉迷宫,迷宫的墙壁由暗黑色的“玄铁岩”组成,岩石表面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每块岩石的高度都超过三丈,宽度约莫两米,重量至少千斤。
更让人心惊的是,玄铁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移动,墙壁与地面的连接处摩擦出刺耳的“咯吱”声,像是无数巨兽在啃咬岩石。比蒙族古籍中对这一关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玄铁为墙,地脉为引,动则无休,暗洞藏形,失则魂散。”五特攥紧了拳头,目光扫过迷宫深处——他知道,“暗洞”才是这一关最致命的陷阱。
果然,在灵智核的微光下,他看到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块岩石的颜色比周围略深,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分辨。他让机器蛇靠近那块岩石,机器蛇用头部轻轻一碰,那块岩石瞬间消失,露出一个直径半米的洞口,一股冰冷的吸力从洞口传来,连周围的空气都被吸得旋转起来。“这就是地脉暗洞。”五特心里一沉,灵智核的扫描范围依旧被压缩到五米,而且暗洞表面的薄膜能完全屏蔽扫描信号,根本无法提前探测。
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机器蛇身上——机器蛇的合金躯体由抗地脉能量的特殊材料制成,即使掉进暗洞,也能凭借自身的动力爬出来。五特拍了拍机器蛇的头,指尖在控制面板上操作,给它下达了“探路模式”的指令。机器蛇立刻会意,身体微微弓起,像一条警惕的银蛇,在前方缓慢移动。
它没有直接触碰岩石,而是用头部轻轻敲击每一块玄铁岩的墙面和地面,通过回声判断是否有暗洞。当它敲击到左侧墙壁一块玄铁岩时,墙壁突然凹陷,一个暗洞瞬间出现,一股强大的吸力朝着机器蛇袭来。机器蛇反应极快,身体猛地向后一缩,堪堪避开暗洞的吸力。五特连忙上前,在暗洞旁边用三块碎石摆成一个三角形——这是他们约定的标记,代表“此处有暗洞,需绕行”。
接下来的三天,五特和机器蛇就这样一点点探索迷宫。每天清晨,他们从临时休息的角落出发,机器蛇在前方探路,每移动一步都要敲击地面和墙面,确认安全后才会让五特跟上;五特则背着背包,手里攥着碎石,遇到暗洞就做好标记,遇到移动的玄铁岩就停下来,等岩石移开后再继续前进。
迷宫里的玄铁岩移动速度比第一关快了一倍,而且毫无规律可言——有时候,他们刚确定好的路线,转身就被突然移动的岩石堵死;有时候,墙壁会从两侧同时向中间挤压,逼得他们只能钻进狭窄的缝隙里躲避。第四天傍晚,他们就遇到了一次危险:五特正跟着机器蛇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的玄铁岩突然开始向内移动,通道的宽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快退!”五特大喊一声,拉着机器蛇转身就跑。可身后的通道也被一块突然落下的玄铁岩堵住,他们被夹在了中间。五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灵智核快速扫描周围的环境,发现右侧墙壁上有一个狭小的缝隙,刚好能容纳一个人通过。他立刻让机器蛇先钻进缝隙,然后自己贴着墙壁,一点点挤进缝隙里。当他的身体刚完全进入缝隙时,两侧的玄铁岩就“砰”地一声撞在一起,岩石碎片溅在他的背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到了第七天,他们已经在迷宫里标记了二十多个暗洞,探索的范围还不到迷宫的三分之一。五特的体力消耗极大,每天只能睡三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都在和迷宫的玄铁岩、暗洞博弈。他的鞋子早就被岩石磨破,脚底布满了血泡,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手指因为频繁摆置碎石标记,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和岩石碎屑,轻轻一碰就疼。
但他不敢停下——背包里的压缩饼干只剩下最后几块,水也快喝完了,再这样拖延下去,不等闯过迷宫,他就会先体力不支。而且,他总能想起老婆们在黑山西村等待的眼神,想起王娘煮的野菜粥,想起石头哥和铁巧打磨工具的身影,这些画面像一束束光,支撑着他继续前进。
第十天清晨,当第一缕地脉光芒透过迷宫顶部的缝隙照进来时,五特和机器蛇终于来到了迷宫的中央区域——这里有一个由十块玄铁岩组成的“岩环”,岩石呈环形排列,朝着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每块岩石的移动速度都比之前遇到的快了三倍,岩环中间的地面上,还分布着三个地脉暗洞,暗洞的吸力比之前遇到的强了至少一倍,连周围的玄铁岩都被吸得微微震动。
五特靠在远处的墙壁上,观察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发现岩环的规律——每刻钟,岩环的旋转都会有一秒钟的短暂停顿,只有在这个停顿的瞬间,岩环中间的通道才会完全打开,而且暗洞的吸力也会暂时减弱。但这个停顿的时间太短,只有一秒钟,一旦错过,就需要再等一刻钟,而且还要精准避开中间的三个暗洞,稍有不慎,就会被暗洞吞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