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老医官们群情激愤,在他们看来,杜远的方法不仅是对医学的背叛,更是对伦理纲常的挑战,是将尊贵的太子殿下置于砧板之上。
然而,在这片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声中,药王孙思邈在经历最初的极度震惊后,那双看透世间百态、尝遍天下百草的眼眸中,却迸发出了一种混合着深思、疑虑与难以抑制的兴奋的光芒。
他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近处几人的耳中:“剖开见骨,直捣病源……以金铁为榫卯,固定断骨……此设想,何其大胆!何其精妙!若非对人体筋骨结构了然于胸,绝不敢作此想!妙啊!只是……”
他话锋一转,提出了最关键的技术难题,“这剖开之术,如何精准避开血脉,如何有效止血?术后创口巨大,如何抵御外邪(感染),防止痈疽发生?还有那植入体内的金铁之物,要求至精至纯,稍有杂质,后患无穷……”
吴王李恪亦是目光灼灼,他既继承了孙思邈的医道传承,又深受杜远带来的那种超越时代的思维影响,经过长时间的解剖实验他深知此法可行。
此刻他挺身而出,声音清朗而有力:“孙师所言,切中要害!杜县伯此法,看似凶险万分,实则直指病灶根本!若能妥善解决止血、防邪毒入侵以及内固定材料这三大难关,儿臣以为,这或许是拯救太子兄长腿疾的唯一希望!儿臣愿倾力相助,冒险一试!”
杜远立刻顺势而上,语气坚定地陈情:“陛下,孙神医与吴王殿下所虑,正是此法成败之关键。”
“止血之法,可综合运用压迫、血管结扎缝合之术,并佐以孙神医秘制之高效金疮药;防范邪毒(感染),可用草民所提的‘高度蒸馏之酒精’反复清洗创口器物与术区,术后再以具有抗菌消炎之效的汤药内服外敷;至于那内固定所需之‘生物相容性精钢’——请陛下将此重任交给草民!草民愿立军令状,必竭尽所能,呕心沥血,研制出满足要求之物!”
一方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视此法为洪水猛兽;另一方则是基于理性分析,认为值得为那一线生机搏上一搏。殿内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沉重地落在了大唐皇帝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的身上,等待最终的裁决。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直如同失去灵魂般躺着的太子李承乾,忽然用未受伤的手臂,艰难地、颤抖地撑起了自己的上半身。
他的动作牵动了伤腿,痛得他额头瞬间渗出冷汗,嘴唇咬得发白,但那双原本空洞的眼睛里,却燃起了一簇决绝的火焰。他望向自己的父亲,声音虽虚弱,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度,一字一句地说道:
“父皇……儿臣……宁可在寻求希望的手术台上勇敢赴死,也绝不愿……拖着这条残腿,像一个可怜的废物一样,活在世人或怜悯或嘲讽的目光里!”
“更不愿……因为我一人之残缺,令父皇蒙羞,令大唐的储君之位……成为天下的笑柄!杜县伯之法,闻所未闻,儿臣亦知凶险万分……但,孙神医和四弟既认为有其道理……那儿臣,就愿意用这条腿,用这条命,去赌这一线生机!纵然……纵然结果仍是粉身碎骨,儿臣,亦无悔!请父皇……准儿臣所请!”
这一刻,李承乾身上那股属于年轻人的、混合着骄傲、绝望与不甘的血气,以及身为储君的责任感,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他选择主动拥抱未知的风险,去对抗注定的残缺命运。
李世民凝视着儿子那双决绝的眼睛,心中仿佛被重锤击中,又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自豪。他猛地一掌拍在紫檀木案几上,震得茶盏作响,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响彻整个大殿:
“好!好!好!这才是我李世民的种!有胆色!有担当!朕准了!”
他霍然转身,锐利如刀的目光扫过那些还想张口劝谏的太医,强大的气势瞬间压制了所有的嘈杂:“朕意已决,无需再议!一切事宜,皆按杜远、孙思邈所奏准备!”
“举全国之力,供应所需一切药材、物资!杜远,你即刻全力研制那内固定之钢,不得有误!孙思邈,李恪,你二人与杜远密切配合,拟定详尽周密的施术方案,务求万无一失!朕,将太子的腿,和朕的希望,都托付给你们了!”
“臣(草民)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杜远、孙思邈、李恪三人齐齐躬身,声音铿锵有力。
一场跨越千年的医学冒险,一场关乎个人命运与帝国未来的非凡手术,就在这大唐皇宫的深处,由一位身怀异数的穿越者、一位旷世药王和一位天潢贵胄的亲王共同拉开了帷幕。
东宫寝殿内,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实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与时间、与病痛、与传统观念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搏斗。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老李,你想屁吃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