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坊里的,外头的年青医师。”戴七下意识为明洛遮掩着,起了送客的心思,先行从榻上站了起来,抬手摁着太阳穴,作出身体不适的样子。
萍姑姑哪里不晓得戴七年时大病一场,连带着赵二家那段时间都消沉了许久,晚间的灯好些天没能点起来。
“多年青啊?”
沈恬撇撇嘴。
“不到二十。还算是学徒,不过我很感谢她救命之恩。”戴七说得云淡风轻,话语里七分真三分假,最适合糊弄沈恬这类人。
沈恬的注意力很快到了所谓的救命之恩上。
“不值一提,都过去了。”戴七长长舒出口气,身子还肉眼可见地踉跄了下,倍感抱歉地溜之大吉,留草勤和俩婢女送客。
沈恬直到被赶出门才后知后觉:“这戴七娘子都说是知礼懂事的性子,怎敢如此无礼地对待我和萍姑姑,他们这家如何能与风萍小院相提并论?”
话没说完,萍姑姑一记锐利的眼刀飞来。
“茶喝了点心摆了,你还说了这么些无礼的话,戴七涵养不错。”萍姑姑瞧得出戴七对那位娘子的努力回护,显然不可能是已经开始待客的戴九。
会是谁呢?
她本能地想起停在赵二家侧门处的马车。
“老女人了。话说她妹妹……叫戴九来着,才情如何?琴棋书画怎样?”沈恬的竞争意识很强,她看戴七就是你死我活的利益敌人。
萍姑姑消息灵通:“姿色才情俱是平平,怕是烂泥扶不上墙。”
“戴七忙着扶那位字画娘子呢。”沈恬撅着嘴冷笑。
“你别再去赵二家闹事,尽量避着点。”因着沈恬的鲁直性子,萍姑姑把话说得很清楚,赵二家前几日的打斗不仅惹来了武侯,听闻还有些甲士出现,特别骇人。
那一日连带着她的风萍小院都失了三成生意。
好些人一听小厮家奴来报,神色一变后赶着离开,包括那日本要留宿在沈恬处的褚四郎,好大一条鱼,眼睁睁看他游走了。
“是上回那……”沈恬瞅着姑姑的脸色,立刻想到关键。
“你没太蠢。赵二家背后……应当有权贵撑腰,那日怕是搅和进了什么风波,所以惹来了无妄之灾。你好奇的字画娘子,说不准来自权贵家,一种闲时的消遣法子而已。其人那么鬼祟,必定不会与你争锋。”
萍姑姑分析地头头是道。
那么出色的字画,必定是名师指点。
除非是平康坊里色艺双全的女伎如沈恬,剩下可能就是大户人家文墨熏陶大的小娘子。
“我没其他心思,阿姐老是叫我不要出风头。但我活一世,怎么能天天低着头?”沈恬听懂了萍姑姑的劝诫之意,仍旧不满道。
萍姑姑缓和下神情,转开话茬:“你姐怎么了?三娘还好吧?”
“好啥呢,葵水都不会来。”沈恬不是固执钻牛角尖的人,和没心没肺的戴九比,和多愁善感的裘姬比,她举手投足总有一分豁然和一分天然。
除了有时候脑子太天然,不知道深加工下。
“我本来想托戴七介绍下医师的……”沈恬嘴巴不像话,但一直惦记着亲外甥女的身体情况,她姐从察觉到不对后,一直没死心过。
“这容易,我帮你打听下就是了。”
萍姑姑三言两语安慰好心思不复杂的沈恬,等回到自家小院,却有管事快步上前,明摆着有要事禀告。
“是一车绫绢。上好的那种,共二十八匹。”
“何人送来?予哪位娘子?”萍姑姑见怪不怪,不明白管事的紧张之色从何而来。
边上的沈恬则挺起胸膛,预备接受其他人歆羡的视线洗礼。
管事干巴巴道:“有一封信,写着萍姑姑启。”
哈?
姑姑?
沈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其余闻声而来的娘子们也面露惊疑。
这是郎君送心仪女伎礼物的常规手段。
毕竟没哪位富家公子哥会亲自拉着一堆绢帛扛着一袋铜钱来寻欢作乐,普遍是早早让家中健奴小厮送来,或是记在账上,每月由风萍小院的账房去府上对账打款。
萍姑姑心跳漏了一拍,没什么大惊小怪。
她年轻时比这更夸张的都有。
毛毛雨而已。
“都各自去忙,别杵在门口。”她接过那封信,在众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叹视线里回了屋,她瞬间收了以往见人的那点笑意。
她裁开信封,拎出一张极薄的纸。
纸上寥寥数字。
“大恩不言谢,仅以些许薄礼奉上,谢昔日收留数日调理身体的恩情。”
不是哪家余情未了的阿郎,而是小白眼狼明洛。
拥有还债能力后,明洛便寻思着来酬谢萍姑姑,不管怎么算,当时的饭药之恩,她没齿难忘。
萍姑姑面无表情地来回看了三遍,目光几乎定死在字迹上……她慢条斯理地取出那幅从戴七地方流转过来的字画,开始进行比对。
说实话,哪怕有先入为主的猜想。
依旧不像。
这纸张上的字甚至称不上是字,仅仅是依样画葫芦地描红,仿佛哪个刚启蒙不久的稚嫩孩童所写,扭曲感违和感十足。
明洛又不是傻子,她自然晓得字画在平康坊里流转……加上邱大凭字迹得知小报和自己有关的先例,她是让秋花照着她写的样子印的。
主打个傻傻分不清。
而秋花不负所望,明明学了数月,字还是一言难尽,荣幸地写成了萍姑姑此时所见的四不像,也令明洛对其产生了几分质疑。
“欲盖弥彰。”
萍姑姑下了断定。
她将这些收在了一块,最上头压上那块质地非凡的佩饰。
*
这日因着要给戴九写生,明洛留得极晚,回去途上受到武侯理所应当的诘问,其中一人声音洪亮,一腔正气的口吻,倍感耳熟。
她呆了呆。
是便宜姐夫。
邱大郎一穿上制式衣裳,整个人充满了干劲,别提多精神了。
上任不久的小伙子十分较真。
也亏得黑灯瞎火,他反正没认出这市面上最普通的青毡马车是宋家明洛出行的工具。
“小邱,赶紧着放行。某听交班的老徐和我说了,这公主府的令牌是真,马车也是他形容的样子,不会错。”
(以下改文中……前后不连贯请包涵)
喜欢唐穿日常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唐穿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