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亏那狠人没寻着她兄长,否则你们车狱国上下,怕是壹个都逃不掉——天灵盖都得被掀飞,个个被打得稀烂。
朝会散后,车狱国的文武百官迅速行动起来。依照卢笙的部署,调兵的调兵,备粮的备粮,整个国家如同壹架精密的战争机器,轰然运转。
铁骑如洪流般涌出京城,挟着碾碎山河之势,直扑南方的大阳国。
而此时的大阳国,途盛正沉浸在妻儿绕膝的安逸中。自百日宴后,他便整日围着涂幽打转,连批奏折时也不忘逗弄这小家伙,活脱脱将孩子捧成了心头肉。
常言道居安思危,可途盛只顾享乐。当车狱国大军压境时,四位洞天境强者率军长驱直入,所过之城若敢抵抗,必遭血洗。屠城之举封锁了消息,待大阳国都察觉时,北方十八城已陷落,敌军更将京都围得水泄不通。
翌日朝堂上,群臣惶惶低语:
"车狱国向来与我交好,怎会突然兴兵?"
"听闻他们逢城必屠,这是要绝我大阳生路!"
"屠城?!"
龙椅上的途盛面沉如水,指节捏得发白。
途盛接到急报时已为时过晚。他心中雪亮——定是那日使节之事另有隐情。
暗卫星夜查探,揪出个吃里扒外的奴才。当日信誓旦旦说车狱国使节未曾离席的侍从,竟偷偷变卖了下品灵石。途盛怒极反笑,若早知这狗奴才作祟,那日就该将使者碎尸万段!纵使与车狱国周旋,也不至招来今日 ** 之祸。
盛怒之下,暗卫血洗了侍从满门。可这泄愤之举于事无补。车狱国铁骑已至城下,大阳国兵力本就不敌,更遑论对方蓄谋已久。途盛望着宫墙外冲天的火光,知道大限将至。
他连夜召来暗卫,将幼子涂幽托付:"纵是拼尽最后壹滴血,也要护他周全。"若他日涂幽成器,便告知 ** 令他复国;若资质平庸,就让他隐姓埋名度过余生。
这些死士皆是途盛亲手栽培,此刻接过啼哭的婴孩,如同接过比性命更重的誓言。途盛同时下令大开城门,任由百姓逃散——乱局方能掩护涂幽脱身。
城外军帐中,卢笙把玩着染血的 ** 。他只要方茕与途盛的项上人头,故意留出南门任流民溃逃。暗探蛰伏在逃难队伍里,只要不见那二人踪影,便懒得多看壹眼。
金銮殿上,途盛抚过冰凉的龙椅。百官哭谏声中,他疲惫地摆手:"诸位...各自逃命去吧。"
途盛话音未落,两行泪水已顺着脸颊滚落,这番话语确是发自肺腑。
原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因壹时疏忽与区区侍者而功亏壹篑。若当时能多壹分戒心,派遣搬血境巅峰的暗卫前往处理高廉,何至于沦落至此?
殿内群臣闻言哗然,议论声此起彼伏。不多时便有官员陆续离席,临行前将官服冠冕整整齐齐叠放在宣政殿门前,恭恭敬敬叩首三拜,而后黯然离去。
这些臣子并非不愿尽忠,只是这忠义二字,代价竟是满门性命。即便自己甘愿赴死,又怎能连累家眷?如此作为,已是仁至义尽。
随着离去的脚步声渐远,偌大的宣政殿愈发空荡。待途盛抬首时,只见殿内寂寥无人,唯有宫门外整齐排列的官服无声诉说着离别。
途盛缓缓起身,心头涌起无尽苍凉。难道泱泱大国,竟无壹人愿与君王共存亡?朕这个皇帝,当真失败至极。他喃喃自语着向外走去。
行至长廊处,脚步却猛然顿住。
那些平素被他嗤之为迂腐的老臣们,此刻正悬于廊檐之下,如列阵般排开。斑驳墙面上,鲜 ** 就的七个大字赫然在目:
"留得生前身后名"
途盛终于泣不成声。
(林天目睹此景亦深受震撼,手中瓜子散落壹地犹不自知。他怔怔望着那些守节老臣渐渐停止挣扎,最终在魂灵消散前为其打上印记——若他们尚未转世,来日定要助其投身仙门,得享长生。
终究不是那历劫万载的洪荒圣人,林天虽具神通,却仍怀数十载凡心。见此忠烈之举,难免心潮难平。
途盛向几位老臣躬身致意,拭去眼角的泪痕,神情由哀伤转为坚定。
** 当有 ** 的归宿,他在心中默念。
步入后宫,他看见方茕正对镜梳妆。
此刻的皇城,能逃的人都已离去,仅剩途盛、方茕与几位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也在收拾行装,只是步履蹒跚,不及年轻人敏捷。
"你来了。"
铜镜映出路盛的身影,方茕嫣然壹笑。
"如今可曾后悔娶我?"
途盛先是摇头,继而点头。
"究竟悔还是不悔?"
方茕转过妆容精致的脸庞,如水中芙蓉般清丽。
"不悔与你结缘,只恨未能早日迎娶。"
四目相对间,情意流转。言语有时确是精妙的艺术。
宫墙外细雨飘落,悄然浸润花丛,打湿了七八分泥土。
半个时辰后,身着龙袍的途盛与凤冠霞帔加身的方茕并肩走出宫门。虽无侍卫随行,雍容气度却自然流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