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意渐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阶梯教室里,沈星宇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笔记本电脑的金属外壳。窗外,银杏叶已经开始泛黄,在午后的阳光下如同碎金般闪烁。
“关于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我认为其核心优势在于...”讲台上,一位男生正在做课程展示,内容扎实但表达稍显平淡。
星宇的目光掠过教室,不经意间停在了第二排的一个背影上。那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背挺得笔直,正在认真记录。突然,她举手发言,声音清澈而自信:
“我同意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但考虑到目前国际金融监管的碎片化现状,是否更应该关注合规架构的设计而非技术本身?”
问题一针见血,直指演讲者忽略的关键难点。教室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星宇微微前倾身体。这个观点与他正在筹备的投资项目密切相关,他之前已经与团队讨论多次,没想到在一个本科课堂上被如此精准地提出来。
下课铃响,学生们陆续离开教室。星宇收拾好笔记本,快步跟上那个刚刚提问的女生。
“同学,请等一下。” 女生转过身,露出一张清秀而聪慧的面庞,眼睛明亮有神:“有事吗?”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跨境支付合规问题,我很感兴趣。我是沈星宇,金融系大三。”他伸出手。 “苏映真,计算机系大二,辅修国际法。”她简短地握手,力道坚定,“你的名字很耳熟。” 星宇笑了笑:“可能听说过‘星启资本’?那是我和几个同学创立的早期投资基金。” 映真挑眉:“原来是那个大二就融资千万的清华神话。所以,有何指教?” “想邀请你参加我们下周的项目讨论会。”星宇递过一张电子名片,“我们正在评估一个跨境支付项目,正需要你这种跨学科的视角。”
映真接过名片,眼神中闪过一丝兴趣,但很快恢复平静:“我看一下日程安排再回复。现在我得赶去实验室了。” 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星宇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这是他进入大学两年来,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好奇心。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川藏公路上,一辆亮黄色的越野车停在路边,引擎盖敞开冒着轻微的白烟。
“完了完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办啊!”沈玥踢了踢轮胎,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信号,更加沮丧了。
她原本计划着一次潇洒的自驾游,从成都出发,沿川藏线一路向西,感受一下“灵魂之旅”。没想到才第二天,车子就在海拔三千多米的荒郊野岭抛锚了。
“早知道就听妈妈的,租辆新车而不是买这辆二手‘情怀车’了。”她自言自语地翻找工具箱,虽然对修车一窍不通。
正当她对着发动机发愁时,一辆军用越野车缓缓停下。车上走下一名身着作训服的高大男子,肩章显示他是中尉军官。
“需要帮忙吗?”声音低沉而沉稳。 沈玥抬头,瞬间愣住了。面前的男子有着军人特有的挺拔身姿,五官棱角分明,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神锐利却又不失温和。
“我的车...好像坏了。”她罕见地有些结巴,“我不太懂...” 军官微微点头,不多言语便开始检查车辆。动作专业而高效,几分钟后便找到了问题:“发电机故障,需要更换。这里距离最近的维修点有六十公里。”
沈玥叹了口气:“那我叫拖车吧...哦,没信号。” “我可以帮你联系附近的兵站。”军官拿出军用通讯设备,“顺便载你一程到前面镇子。”
一路上,沈玥得知军官叫陆远航,是当地某部队的作战参谋,正在外出执行任务。她则简单介绍自己是“刚毕业的学生,出来旅行找找灵感”。
“一个人自驾川藏线很勇敢,但也不无风险。”陆远航语气平淡,没有批评也没有赞美。 “人生不就是要冒险吗?”沈玥笑着说,“按部就班多无聊啊。”
陆远航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没有接话。 到达小镇后,陆远航帮她安排了修车事宜,还特意检查了车辆安全状况才准备离开。
“等一下!”沈玥急忙从包里翻出一张名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修车费用我以后还你。” 陆远航接过名片,微微点头:“安全第一,沈玥同志。以后出行前务必检查车辆状况。” 看着他驾车远去的背影,沈玥莫名感到一阵失落。这是她二十年来第一次遇到一个几乎对她的魅力完全免疫的人。
当晚,在小镇简陋的旅馆里,沈玥罕见地没有发朋友圈炫耀沿途风景,而是躺在床上发呆。陆远航那张严肃而英俊的面庞不时浮现在眼前。
“不就是个当兵的吗?”她自言自语,却忍不住回想起他修车时专注的神情,和那双有力而灵巧的手。
突然,她坐起身来,打开手机搜索军队相关信息和川藏线上的部队驻地点。一个念头逐渐形成:也许这次的旅行,不会那么快结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