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哥,快出来,下雪了,好大的雪。”
郑义在屋里和爷爷 老爹唠家常呢,外面姜悦蓉就喊了一句。
昨晚上回来的时候,天气就阴沉的很。
今天是除夕,来了一场大雪。
郑义走了出来,爷爷和老爹都跟了出来。
姜悦蓉身边跟着几个妹妹,都是二叔三叔或者三爷 四爷那一支的妹子。
五六个大姑娘在院子里陪着姜悦蓉。
这肚子里可是郑家金疙瘩了。
鹅毛的大学,扑簌簌的往下掉。
以往的风也没有了,只有偶尔不知道从哪里吹来的一阵邪风。
旺财也是跟在姜悦蓉身后仰着头看着天。
你瞅啥,你再瞅一个试试……
“哎呦……你个小姑奶奶,你啥身体不知道呀。” 老娘拿着簸萁里面装着豆子,说完就放下簸萁跑了出来。
把在淋雪的傻妮子给拉回了西屋。
从腰上的一条毛巾抽出来,给她身上抽打几下,不让雪化在身上。
“娘,没事。” 姜悦蓉咧嘴笑着。
“看你有事了怎么办。
你们几个丫头也是,都过来。” 老娘给其他几个妮子的身上也都抽了几下,把落在身上的雪都抽掉。
“你们几个老实的在屋子里面,不要出去,屋子里面小零食这么多还不够你们吃的。” 老娘给了身边妮子一指头。
“大娘,我们知道了。” 这丫头是二叔家的玲花,今年也该考中专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错开。
不过也没事儿,这丫头本来就是农村的户口,就算出事儿了,直接回户口地就行。
老娘从屋里翻出一个簸箕,里面都是花生瓜子还有板栗什么的。
桌上的盘子里还有很多京城过年经常见到的点心。
很多都是自己做的,也有是粮油厂点心车间做的。
“好了,蓉蓉,别出去了,你这现在可得注意身体,不能冷着,也不能热着。
要是来个感冒啥的,可怎么办。”
“娘,我知道了。”
“好了,你们说话吧,我去庄口换几斤豆腐,大娃喜欢吃。”
亲娘出门到了这边屋里拿着簸箕就出了门。
去粮油厂换块豆腐,就是现在很多公社社员喜欢干的事情。
而且甚至还能看到周围庄子上的人推车来换的。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发了一些人造肉啥的,可豆腐这东西还是每天新做的好吃。
揭了豆皮的豆汁,经过点卤水,直接变成豆腐,那是一点都不能浪费的。
虽然说没有不揭豆皮的豆腐好吃,可现在豆皮和豆腐能卖两份钱,好歹也是钱不是。
就算不怎么好吃,也是豆腐。
路上还能看到很多人也一样有人端着盆而已。
换的豆腐,回家切块在外面冻一下,还有的油渣一下。
这都是美味。
就是放锅里炖,也是好吃的不行。
也就今年能敞开了换,搁以前,只能说限量,不然的话你这边换完了,别人怎么换?
郑义和爷爷 老爹说了一声,去了西屋。
这边炕烧的很热。
屋里的丫头都是解开棉衣的扣子敞着怀。
“哥。
大哥。
…………”
“哎,哈哈……想吃什么和你们嫂子说,别客气哈,也别吃的太饱了。
不然年夜饭你们可吃不了多少了。”
郑义说着给拿出来了一小包水果糖,没有包装,不过这都是他自己做的。
味道绝对的好吃。
几十斤的果汁熬成浓稠的浆,放在一个个的模具里,直接压成型。
除了水果糖,还有一些水果罐头。
很多一罐的那种。
这也是郑义自己做的。
有个太阳在空间,想要个玻璃容器,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用石英砂和硼砂直接烧就行了。
盖子也简单,薄铁皮而已。
什锦罐头,很大一瓶,里面啥都有。
开了盖,一人一个小碗,中间放个大碗,把罐头倒进去。
“好了,你们自己在这里玩。”
郑义又迎来了一声声的谢谢哥离开了房间。
中午饭就简单吃了点。
完事了以后就是开始准备年夜饭的事情。
今年郑家庄公社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豪气了。
那么多厂子,进进出出的那么多的货车。
还有上面补助给这边的物资。
因为上面用张家庄的东西挣外汇了,当然得补助了。
不过现在没有侨汇券,到后期才会有。
给的也就是一些补助,就这些补助就足够了。
每家能分到2斤羊肉,2斤猪肉,再加上公社过年杀得猪,捕捞的大鱼。
郑家庄这边家家户户都是厨房里飘着各种的味道。
就是很多郑家庄外面那些嫁出去的女儿家里,也多少有些肉味。
家里好过了,怎么着也不能看着女儿一家受苦吧。
时间过得很快。
老娘用油炸了一些东西,该做的菜也都提前做好。
剩下的时间就是包饺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