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工第一天。
郑义把媳妇送到了百货大楼。
请了这么长时间的假期,也该上班了。
再不去,估计工位都没了。
以后郑义会专门接送媳妇上下班。
给她饭盒里装了好多好吃的。
什么最能快速拉近人的关系?当然是美食了。
轧钢厂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开工第一天,就是开会,连续几天的时间,开会依然是开会。
郑义的工作职责依然和以前的一样,现在老李是不准备放手其他的。
还以为今年好了,毕竟下了那么大一场雪,中间还下了雨。
可环境摆在那里。
任何生产都不是直接一蹴而就,更何况是粮食。
几年的强硬出口,再加上国内粮食的空缺,虽然秋季丰收了一下,可空缺,依然是空缺。
工业部下来的领导负责的会议就说明了一个情况,那就是62年的计划,没有增加,而是再一次的削减了几乎是上年最困难时候的一半,只有667万吨。
而轧钢厂分到的任务就更少了,只有几万吨。
合着一天也生产不了多少。
得……按照上年的计划来吧。
该干嘛干嘛。
最后计算了一下每天的产值,在计算了一下厂里的情况。
得……全厂人一起抽签。
所有的人上一天休息一天,然后轮着上班。
不是因为其他的,是因为粮食又不够了。
国内可不单单只有京城一个地方困难,其他地方没有外地的供给,那是一天比一天日子难受。
可那又能怎么办,只能受着。
转眼已经是一周时间过去。
在所有工作都进入正轨后,郑义这边又开始抓起了全厂扫盲学习这一块。
硬性指标,所有人必须小学文凭毕业,反正郑义手里有给你档案写意见的权利,你要是不好好学习,直接给你档案里写点什么,那就不怪郑义了。
这最高兴的是后院的刘海中。
他还以为是郑义特意为了鼓励他学习,才这么做的。
起初他还拿着大儿子的书看,可是……完全看不懂。
只能退而求次的看小儿子初中的书,结果依然看不懂。
好吧,只能看老二的书了。
这个老二小学毕业,在街上乱混,样子和刘海中几乎半个模子敲出来的一样。
拿着一二年级的书,刘海中点了点头,这书他看得懂。
于是就开始了认真学习的路。
刘海中的心思则是自己要是大学毕业了,能不能当上厂长?
这家伙,郑义要是知道了,肯定就是一个好家伙。
这老小子小学还没毕业呢,这就想着大学毕业了。
由于是上一天休息一天,那么就刚好了,几个食堂都可以做教室,厂里还有好多的会议室,平时也是空着不用。
那么就全部进行稍微布置一下,这就是教室了。
上一天休一天这些只是工人的待遇,而郑义这些领导,则是和以前一样必须天天上班。
今天是2月17 周六。
摘下挂在车把上的饭盒递给媳妇 “别太累了,你肚子都鼓起来了,还有走路什么的要小心。”
‘知道了。’
“我下午下班了来接你。”
“好。” 姜悦蓉给郑义挥了挥小手。
由于姜悦蓉怀孕,他们领导也给说了,以后只上早班就行了,现在刚好和郑义下班的时间对上。
骑上车朝着轧钢厂骑去。
进了办公室,没有多久,徐阳就走了进来。
郑义是可以去办公楼办公的,可那里距离这里太远,而且那里还没有这里舒服,就没有搬过去,这倒让徐阳松了一口气。
要不然他就得时不时的跑到办公楼去,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抬脚就到。
“领导,这是昨天的资料。”
‘嗯,放这里吧。’
这些东西是昨天仓库用量出入库的数据表,还有空闲工人来厂里学习的情况。
这些都是成绩,既然做了,怎么能表达你的功劳?这就是。
8000来人的工厂,现在还有几乎一大半的工人是小学都没有毕业的。
很多都是和刘海中一样,上了初小认识一些字就不上了的。
而郑义开设的补习班,是让所有人达到小学毕业为目的的。
看了看学习成绩,这些表每个老师都会进行整理统合后交给徐阳,然后到郑义的手里。
翻了翻,一个星期过去了,也就有些许的提升。
竟然还有人没有来上课的。
郑义也不提醒,以后估计还会有第二次 第三次的缩减工人,这些人就是缩减的目标。
虽然里面还有几名六级工 五级工。
工级好培养,可遵守规则的工人更重要。
自从刘海中找过自己就没有再来过,看着关于刘海中的记录,只能说……有些马虎。
原本一篇800字的老师读学生写,里面都是常用字,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看看大家会写多少字,可是这家伙也就会写30多个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