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傅,把这里给从新改一下,缝隙太大了,要做到缝隙越小越好,这缝隙笔头都插进去了,要小到纸都插不进去为止。
赵师傅,你们把着顶不要敲的这么圆,好平顺的滑过去。
…………”
反正有郑义前面锅炉的事迹,反正改造三蹦子也就是废弃一些铁皮而已,不碍事。
上到书记,下到车间主任,都乐意看着轧钢厂在弄一个东西出来。
锅炉已经重新成立了两个车间,不过还是把订单分出去了很多。
就郑义设计这个锅炉,省柴 效率高的一个特点,到外面展示一下,就买疯了。
关键是外贸部卖的是真特么便宜,在国外那些人觉得都是假的,可这边拿出来的东西那是实打实的。
一个破锅炉都能买三个这新锅炉了,于是纷纷开始更换家里的。
而且还有大中小三个型号可以选。
下面的炉灶可以挪开,可老外这里,竟然很多都是直接烧气的,有的是烧汽油的。
那效率就更高了。
至于亏不亏不知道,反正就是笑麻了。
一个月的时间,账户上多了17万的美币,以前这些钱得卖多少粮食才能换到?
而现在就几十个锅炉就搞定了。
现在郑义又在折腾什么三蹦子,很多人虽然没有来,可眼睛却一直盯着这里的。
为了更好的弄出汽车的效果,郑义还请老李邀请来了几名京汽技术员来进行了一番指导。
马上天冷了,为了让车间更好的工作,老李甚至让人在这里装了一个小锅炉和一排的暖气片。
今天11月20,这车子已经弄了一个星期。
也许是郑义异想天开了,很多技术都没有想到,还是人家汽车厂的技术员给指导后才知道的,郑义有根据超前的见识进行了稍微的改进,看着就更合理了。
几名技术员也立刻把这技术给记录了下来,厂里的汽车生产也是可以用上的。
车玻璃和车门,都是在汽车厂做好的。
不过是手摇的,至于电动……估计现在国外都没有吧。
反正郑义现在没有接触过这么高级的车。
还有发动机,郑义也想改,可也没有机会,也暂时不想改。
弄出一两件东西没人折腾你,要是弄得多了,那就砸人家饭碗了,现在没有那个必要。
等以后改革了,自己弄个厂子,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经过一上午的调整,中午郑义和大家舒服的吃了一顿饭,然后都没有歇着,又开始忙碌。
随着咔的一声,车盖扣在了车体上,
郑义来回来看了看这次的情况,不错,不愧是锻工八级。
郑义给吴师傅竖了个大拇指。
开始的时候郑义也想过用刘海中,可是很多图纸还有文字,总不能郑义在这里拿着图纸给他讲吧。
还是让那老小子学习去吧。
老师说了,过年前估计能完成4年级的学业。
现在辅导班里出来拿着小学毕业证的已经有了很多一半了,小学的知识真的很简单,就不明白了,上百人为啥就是学不会。
尤其是算数,两个数相加还能算出来,三个数相加对他们来说就要了命了,更别说4个数或者5个数加一起了。
有些人笨的就差脱鞋擦脚指头了。
好在郑义不是老师,不然这群学生不用一天,都得被他打半死不可。
看着这次车的缝隙,郑义用笔记本上的纸试了试。
“固定吧,然后装内饰。”
“放心吧郑主任。”
大家开始又用心的忙碌了起来。
有了两个星期的磨合,也都不用郑义在指挥什么了,只需要说一句就知道要干什么。
他们也都明白,但凡他们能把这车造出来,以后能不能弄个汽车车间不好说,但是他们肯定得水涨船高一波不可。
一阵敲打,然后打入螺丝。
每个位置都固定好以后,郑义也用精神力里外检查了一下,很好。
尤其是一些连接处,郑义还让人用厚皮子切成了条,然后垫进去。
这样不但可以隔绝一些声音,还能降噪。
装好以后,车内也用一层厚厚的皮革给全部包裹了一遍。
车底用毛毡和硬皮铺底,车顶用软皮粘黏。
用的胶都是熬得猪皮胶,绝对的天然的料,一点化工品都没有,更没有那些刺鼻的味道。
然后将座椅装好,这也是汽车厂定制的。
里面是弹簧垫包的棉花,和一层厚帆布,外面是细棉布包裹。
前面加长座椅,可以坐一个大人还有一个个子小的人,或者是一个孩子。
后面可以坐两个大人,硬挤能进去3个,要是放上个小长凳,再坐两个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嫌弃拥挤。
后面是一个能放一个行李箱的大小的空间后备箱。
而后排座椅还可以前后移动。
这就很好。
这一干就是足足三天,中间还有一些细节要进行调整,还有一些功能也需要调整。
比如车里的热风出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