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总兵带着大队人马入驻复州,黄御史带着刘兴祚,绑着李参将返回登州,而陆羽则带人去了金州。
沈有容来之前,他和刘总兵聊了不少。大概意思:大明朝局复杂,当兵的地位有些尴尬,跟对人很重要,不然手下将士们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话里话外,劝他一心跟着袁可立。
这次战斗,陆羽深刻意识到,他的短板。职权不够,威信不足,别的人他肯本没办法完全指挥。以后派别问题一定要注意,他李参将不属于陆羽辖制,事先商量好的方案,他都可以违抗,冒然攻击复州,只为那看的见的功劳。
自身实力才是关键,如果他的士兵再多一千,根本不要那所谓的二千精锐。或许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布防盖、复二州,千里土地想想就眼馋,每年可以省下多少粮食。经营的好,甚至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一味的抱怨没有用,回来后,陆羽开始加紧车床的调试,以及地雷的制作。他预料八旗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卷土重来是肯定的,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在准备粮草。
辽阳大殿中,努尔哈赤不敢相信,盖州和复州就这么被明军占领。汉臣中数一数二的刘兴祚,他的姻亲居然投靠了明军,这口气他怎么也咽不下去。
大汗一声令下,女真人在辽东地区大肆清查和捕捉‘无谷之人’,这是后金针对占领区广大辽民的一项酷政。是因为努尔哈赤强制推行迁丁隶民、女真尼堪同食,把辽民当成奴隶,造成当地百姓怠工不耕田、焚烧地主房宅、劫掠牲畜。致使整个后金,物价崩溃,粮价暴涨,加之女真贵族对汉人压迫,引发大规模反抗。
即使这样这位统帅还是命令代善亲率正红、襄红两旗将士,以及蒙古和汉人士兵随从兵发盖州、复、金州,镇压一切不臣。
登州府,袁可立亲自接待刘兴祚,这可是李永芳投靠后金后,第一个回归的汉人将领,而且是带着盖复二州,意义重大。他的妥善安置是一个风向标,吸引那些心在明朝的官员。
消息传到京师举朝震惊,自万历用兵辽东以来,此战成果最大,鼓舞人心,振奋士气。一时纷纷上书,恭贺天启皇帝。
隔海相望的山海关,督师孙承宗看到朝廷传来的消息,叹了口气。辽东局势糜烂,皇帝陛下请他出镇蓟辽,虽然他所请朝中无不许可,但是一年多毫无建树,他还是有些愧对今上的信任。
宁远兵备佥事袁崇焕接过督师手上的信件,仔细看过后,对孙承宗说道:“大人不必叹气,这里是南下入关的重要门户,不能有失,所以陛下才将此重担交到您手上。他袁礼卿也归大人节制,没见这上面您的功劳一分不少。”
“话虽如此,但他主张海上袭扰后金腹地,并且联合毛文龙等在金州、皮岛等地牵制后金。如今更是一举收复盖州、复州二地,加上金州以及沿海地区,已经光复千里之地,我担心陛下和朝廷朝令夕改,转换战略。”
孙承宗想的有点多,他的主张是以辽人守辽土,在宁远等地筑城,打造关宁锦防线。但这是一件极耗费钱粮的事情,大明如今的财政收入想完成这个事情,苦的只会是百姓。
“阁老,朝廷送过来的,这个叫水泥的是好东西。用在筑城在合适不过,可以省下大量粮食。可否请求朝廷多运输一些过来,如此宁远城的建造速度会快很多。”
“哦,果真如此?那老夫要上书奏请陛下,好好奖赏发明此物的工匠。”停了停,孙阁老对着袁崇焕又问道:“你对刘兴祚有何看法?”
“卑职没有任何看法,陛下询问督师意见,恰恰说明阁老在陛下心中地位依旧,您老直接拿主意就是。”
孙承宗屏退袁崇焕思考后,亲自手书奏请陛下。
很快朝廷旨意下达,袁可立晋升兵部右侍郎,刘兴祚任辽东参将,沈有容总兵御下不严,功过相抵,至于登莱各主事各有嘉奖。
众人散去后,袁可立留下沈总兵,说道:“总兵大人,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站起来,回去好好整顿纪律,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你的功劳我这里都记着,再有立功,我亲自向陛下请功。”
“谢大人快慰,卑职回去定会整顿亲军,不辜负大人期望。”
倒霉的李参将脑袋被悬挂在旗杆上,警示众将士——这就是违抗军令的后果。
此时陆羽正在指挥将士和百姓,在石河驿以及金州附近构筑防御工事,一米多的壕沟,连挖两条,专门对付敌人的骑兵。如今天气越发寒冷,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只要挺过这一阵,以后金的国力,先想办法养活辽东大量的人和马再图其他。
期间他陆续安排人在金州附近,大面积屯田。引进山东半岛的玉米、大豆、土豆还有红薯等,沿着金州至石河驿一路种植。这些农作物不太需要人为管理,也不怕敌人来袭破坏,到时候能收获一点是一点。
七月二十,复州城罗守备派人急报,八旗大军来袭,复州城被围,请求支援。同一天陆羽也收到袁可立的指令,命他率兵骚扰八旗的后方,拖延时间,等待登州水师的支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