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京师的金州,一群人正在靶场试枪,这是一支参照雷明顿转块式步枪制造的单发步枪,子弹是10.6*88mm。
陆羽和几个守备,都在翘首以盼。百步之外,一个木头人身穿甲胄严阵以待。秦石闭住呼气,瞄准假人,扣动扳指,一气呵成。只见一阵白烟过后,一道火光冲出,随即众人纷纷走近假人。
甲胄已经被击穿,子弹深入木头之中,后续连续测试,两百五十步内可伤人致死。陆羽摸着这把枪,整整10年才终于实现由0至1的突破,可喜可贺。唯一缺陷是这火器,产量实在有限,十分费人工。一个工匠一个月只能钻6支枪管,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损耗,每月最大产量只有6支。
既然产量低,那就加人,增加车床,务必做到月产60把。有了目标,工坊开始招兵买马,制造新的车床,扩大生产。
当预算摆到陆羽书桌上时,他也只有叹息。光靠金州的产出和朝廷的粮饷,吃饭都快成问题,何况造枪制作子弹。枪这个东西,造出来需要练习,还有磨损,而且往后弹药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其他人没想到这些,在四位守备的眼中,这可是好东西,比火绳枪靠谱多了。不论是射速、威力、距离都远超朝廷的火器。最关键的是它不容易炸膛,子弹携带方便,雨雪天也能使用。
因此个个眼神中充满希翼,看出他们心里想法的陆羽,提醒道:“大伙暂时先不用想,这东西产量太低,想装备至少要到明年。不过尔等可暂时用火绳枪练着,到时在全军中,选拔优秀者持之。”
至于这把枪,则被拆散以做标准。
金州衙门中,他的学生正在处理政务,陆羽参照县衙配置各属官,但是以将士名义领取粮饷。同时取消所谓的贱役之流,统统以民登记在案,使其子孙后代都可以读书科举等。
考虑到金州的财税,他们也在集思广益,想办法增加收入,老是让少爷补贴也不是个事儿。
突然一个叫张清海的学子,指着辽东的沿海说。
“少爷,我们手上还有空闲的船,组织士兵在沿海贸易也不错。前些日子我在村子里,听那些南方来的百姓提过这事儿,江南很多士绅靠这个发了财。”
脑子灵光一闪,怎么把这茬子事儿给忘了。现在手上有船、有人、有枪、有炮,扼守这辽南优良港口,哪儿还需要愁没有钱。钱从哪儿来,当然是有人送上门。
隔日开始,水师各船,带着甲卫和乙卫的将士,巡视在金州东西各海面,即使训练也是警戒。
凡是过路船只,只要没有批文或者解释不清楚去向统统被带到大连港扣押。短短一个月,就收获来路不明的船只6艘,价值金银若干。
一连几个月,只要从辽南经过的船只都遭了殃。当然登莱往皮岛运粮饷的船不在此列,因为大家熟识,遇到只会打招呼,不会动手。
这些船的来路各不一,听口音就能发现有北方的、有南方的,官商都有。这些蛀虫居然往后金送粮食、布匹还有硝石、硫磺等。
不打不骂,每艘船派出代表回去送信,其余人在这里好好待着。
消息的滞后性,等各大世家,商贾和勋贵接到消息的时候,大连湾的港口已经停满了货船。货主们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是解释不清楚的事情,可要是放弃的话,这损失太令人心痛。
不少货主为了撇清关系,直接连人都不见,当然也有头铁的通过各种关系,想赎回船只。
有了回信,陆羽为了不得罪人,仅仅卸下货物,人和船都放了。
只不过,陆明的特科早已经盯上这些船只,只需要查明谁是东家就可以知道是哪些好人在自掘坟墓。
努尔哈赤迁都的沈阳,干旱、寒冷、大雪,辽东气候这几年一直不顺。耕地荒废,农作物欠收,物资严重缺乏,不得已只能许以重金和大明交易。可是一连几个月海上的物资迟迟不能到,这让整个后金高层陷入惊慌。
再过一段时间,一旦北方沿海开始结冰,那粮食就运不进来,光靠蒙古那边的贸易,根本不能满足消耗。
建奴大汗,命令几位贝勒务必调查清楚,同时命人去皮岛和毛总兵商谈,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他那里,无论如何都要把粮食弄到手,不然这个冬天不好过,会死好多人的。
皮岛毛文龙也在焦急的等待,因为朝中的勋贵说好的粮食等物资,到现在还没有进来。入了冬,气温骤降,一切就来不及,后金使者已经催促几次,甚至价格又涨了二成。
可是他也没辙,粮食没有到,他变不出来。他就一个居中人,串联双方,提供一个平台。
这天皇太极,亲自派人上岛商谈。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皇太极把价格涨到五成时,毛总兵被金钱迷了眼,直接把皮岛将士和百姓的粮食卖出一部分。
但是相对于缺口,还是差了不少,皇太极只好带着一小部分先行返回沈阳,回复大汗。看来大明内部有变动,后金要早做打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动只有慢慢等死。
一时整个辽南成了禁区,没有船只愿意北上。
反击来的很快,断人财路,如同要别人的命。给事中一份奏疏,揭开了这个序幕。内容直击要害:登莱巡抚和金州的陆羽有裙带关系,为避嫌需要调任他处。
可是这时候,朝中两党正在厮杀,随着东林六君子相继被杀。阉党正在忙着安排人填补这些空缺,没工夫理会这个小问题,再说这个要经过天启陛下同意,他可不想惹麻烦。
不过这些蛀虫们,不死心,轮番上奏,誓要把陆羽调离金州。
喜欢明末另类书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明末另类书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