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中,朱由校拍案叫好,锦衣卫传来的消息,令人心生安定。面对十万敌人,大明还有人愿意亮剑,顺道斩首几千首级。但是在文官的眼中,这不是一个好结果,意味着手上的权利将要被分走。眼中钉肉中刺,除之后快,这种人不能留在朝堂,不然会破坏以文御武的方针。
天启当场就想给陆羽升官,但被朝臣劝谏住,大战期间不宜有变动。不过勋贵们,却从中看到希望,毕竟土木堡之变后,他们的地位实在太尴尬。说句不好听的,有时和一只猪差不多。
固县,后金撤的干脆。
陆羽手拿朝廷的圣旨,既是命令也是护身符,为了驱除建奴,少量的百姓牺牲在所难免。
敌人动了起来,金州的机会就来了。
后金的大军虽然撼不动,但不论是侧翼还是尾巴,都有利可寻。半天时间,路上都是后金的尸首或者受伤的人,等待那些活着的人,是愤怒的百姓和锦衣卫。
一个为了报仇,一个为了功绩。
很快后金就作出变动,大军兵分三路。
北上南下东归,陆羽和木脱直接傻眼。但也没啥好考虑的,直接追击北上的骑兵。至于另外两路,只能寄托于其他援军,不管咋样先护住京师附近再说。
补充物资后,后金两万左右的人马沿着原路北上。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后面跟着杀神,只要跑的慢点,就会丢命。没办法他们这些人北上就是为了拖住这股明军。
虽然陆羽知道皇太极等肯定不在这里,但这是阳谋,他手上人数不够,只能选择追击这支北上的后金大军。
那边忙着调动大军,这边四千人追着两万多人跑,当然后金也试图反击过,毕竟兵力的优势在这里。可是侧翼二千的重甲骑兵,实在太过硬实,轻松可以从中分割战场,导致首尾不能顾,被围的几千人只能拼死突围。
这种情况下,射人和射马没啥区别。步枪一分钟三四发的频率,太过吓人,百米内,可以轻松射倒马匹,人在这种大口径的子弹前就是纸糊的。
仅此一试,这些人便老实地跑路,根本不再试图抵抗。
再一次绕道京师的时候,几万人的后金骑兵,被撵的像一个孙子似的。只有扬起的尘土述说匆忙,一开始得意的劲儿,荡然无存。前面跑后面追,偶尔还有人倒地或者摔下马。
京营的官兵纷纷痛打落水狗,苍蝇蚊子也是肉,对他们来讲这简直是香饽饽。
陆羽很快就发现,后面跟着不少友军,保持一定距离,不敢上前。他乐见其成,毕竟这次要是成功,这个功劳有些大,再说他也不习惯吃独食。但前提是他们得听指挥,不添乱。
北路军,逃至通州附近的时候,河对岸早已有明军守株待兔,以逸待劳。虽然没有足够的步枪,但弗朗机炮,虎蹲炮,火绳枪管够。
前有狼后有虎,这支骑兵穷途末路,果断发起进攻强行渡河,实在是后面的老虎惹不得。
鲜血染红运河,后金只剩几千人四处逃窜,俘虏若干旗人和包衣奴才。剩下的人就轮到京营和锦衣卫等出力,试想一下,没有补给,没有有效的组织,身心力竭的残军就是行走的封赏,饿了这么久狼,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
通州的百姓亲眼见证,这个历史的转折点,压在他们心口的石头,被击的粉碎。当天城里金州和大同的官兵,享受到这辈子没遇到的礼遇。百姓夹道欢迎,争相围观这群勇士,没想到全是一些年轻的小伙子。送吃的都是小事,甚至有女子托人送上香囊。
追击两天一夜,将士们梳洗后,都在呼呼大睡。
陆羽和木脱,却不能休息,因为皇帝派了首辅大臣顾秉谦来到通州,随行的还有宫中内侍,刑部户部等官员。
实在是凑报的内容有些匪夷所思,几万建奴骑兵被灭,这是什么概念。朝野都不相信,不过范阳却胸有成竹,自己的学生是什么品行他还是知道的。至于朱由校反而没有怀疑,因为锦衣卫的消息一直没有断。
朱慈焴陪着天启皇帝,看着父皇满脸笑意也跟着开心。只知道他那便宜师傅打败了敌人,守住了京都,父皇娘娘和母妃都很欣慰。此时他心里,依稀还能回忆起先生的样子,看上去一个读书人,没想到这么厉害,小小的心灵埋下一颗崇拜的种子。
通州城衙门,知州大人此时谄媚地陪在一旁,没想到会一下子来这么多大人物。只要随便搭上一个,还用愁以后的前途吗?可惜来人根本没注意到他,都在围着两位主帅。
“顾大人,您可否放过在下,俺困的厉害,实在撑不住。有什么事情咱们能长话短说?”陆羽说着话,打着哈欠,红通通的眼睛配合身上掩盖不住的杀气有些吓人。
一边的木脱,哪儿见过这种态度的阁老,只顾点头,不敢乱说话。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时候跟着妹夫准没错。
“勿怪,老夫接到消息,一刻都没有停歇。尔等还不明白此战的意义,百官还在等着我们的答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