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曼的种种行为,
最终传到了她姐姐张大姐和政委耳朵里。
张大姐先急了,
把她叫到屋里一顿数落:“小曼!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让你来是散心长见识的,不是让你来丢人现眼的!陆副师长和沈顾问那是啥关系?那是经过生死考验的革命夫妻!是你能瞎惦记的吗?大院里头多少双眼睛看着呢!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张小曼还嘴硬:“姐!我就是崇拜英雄嘛…再说,那个沈棠整天泡在实验室,哪点像个女人?说不定…”
“闭嘴!”
张大姐气得发抖,
“你懂什么!沈顾问那是国宝!首长见了都客客气气的!你再胡闹,立马给我买票回家!”
晚上,王政委也黑着脸回来了,直接把张小曼叫到书房,关起门来,声音压抑着怒火:
“张小曼同志!我警告你!立刻停止你一切不恰当的行为!
陆铮同志是我手下最得力的干将,沈棠同志是国家顶尖的科研专家!
他们的家庭和感情不容任何人破坏!
你那些小聪明、小算盘,在我这里,在大院里,行不通!
这里是军队!
不是你可以胡来的地方!
再让我听到任何风言风语,别说你姐,我都饶不了你!
立刻收拾东西,明天就送你回去!”
政委的怒火彻底吓坏了张小曼。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那点小心思在真正的权力和纪律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
她哭哭啼啼地答应了。
第二天,
张小曼就灰溜溜地被张大姐送去了车站,离开了大院。
这场小小的风波,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泛起几圈涟漪后,迅速平息了。
大院里的人们很快就不再谈论这件事。
沈棠自始至终,
没有对张小曼说过一句重话,甚至没有主动提起过她。
她的淡然和无视,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回应。
她的时间和精力,宝贵到不值得浪费在这种人这种事上。
陆铮更是后知后觉,直到张小曼走了,
才在某次吃饭时偶然听通讯员嘀咕了一句,
愣愣地问沈棠:“之前老来串门那女的?是政委小姨子?走了?为啥?”
沈棠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
忍不住笑了,夹了一筷子菜给他:“没事,吃饭吧。”
“哦。”
陆铮点点头,埋头吃饭,根本没往心里去。
正的感情,坚如磐石,岂是几句娇嗲、几分算计所能动摇?这场无声的较量,早已注定了结局。
***
秋意渐浓,大院里的杨树叶子开始泛黄飘落。
研究院的项目进入一个阶段性总结时期,
沈棠的工作节奏稍缓,
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她并没有闲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身边这些最可爱的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一个周末的早晨,
沈棠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实验室,
而是在小院门口挂出了一块小黑板,
上面用粉笔工整地写着:“周日健康咨询:常见病预防、儿童保健、简单外伤处理。沈棠。”
旁边还摆了一张小桌子和几把凳子。
这是她琢磨了好几天的主意。
她注意到,大院里的军属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磕碰擦伤,往往要么硬扛着,要么就得麻烦地跑去几公里外的军区医院,很不方便。
许多军嫂独自带孩子,非常辛苦。
她虽然主攻材料学,但末世生存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急救和基础医疗知识,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水平。
加上她还有灵泉水这个“秘密武器”,她会极其谨慎地微量添加在普通凉开水或草药汤剂里,可以帮助加快康复、缓解病痛。
消息很快传开。
起初,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沈顾问是大科学家,怎么好麻烦她看这些小毛病。
第一个来的是隔壁楼的李嫂子,
她抱着发烧咳嗽、小脸通红的儿子,
一脸焦急:“沈顾问,实在不好意思,孩子烧了两天了,他爸出任务去了,我…”
沈棠立刻让孩子坐下,
用手背试了温度,其实暗中调动精神力细微感知,又看了看喉咙,声音温和:
“没事,嫂子别急,就是普通风寒,扁桃体有点红。
我这儿有点自己配的清热退烧的草药茶,你拿回去给孩子喝,每次小半杯,一天三次。
再用温水毛巾多擦擦身子物理降温。如果明天还不退烧,再去医院。”
她递过去一个小军用水壶,
里面是加了微乎其微灵泉水的金银花甘草水。
李嫂子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二天傍晚,
李嫂子就高兴地跑来,说孩子喝了药茶,当天晚上就退烧了,精神头也好多了!这下子,沈棠的“小诊所”名声一下就传开了!
接下来,
扭伤脚的警卫连小战士、
胃口不好的钱教授、
带孩子不小心划破手的年轻军嫂…都陆续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